您現在的位置:首頁>中廣獨家
[舟曲日記]災區一家親:相互依偎 相互取暖
[打印本頁] [字號 大 中 小] [關閉] 【進入中廣社區】
兩家人相互依偎,親如一家
兩家人相互依偎,親如一家
中廣網舟曲8月14日消息(記者陳鐘 劉樂)14日,當我采訪完心理志愿者回駐地的路上,遇到了一個用背簍背著三四十瓶水和一箱方便面的中年女子。她面無表情,邊走邊低頭看著腳下的泥水路,臉上淚痕未干。剛和心理醫生交流過,顯然她遇到了心理障礙,我急走兩步到她右面,“家里好了沒?”這是舟曲群眾最近見面的主要問候語。她抬起頭以為我認識她,旋即神情又重拾木然,她講起話來輕言慢語感覺上卻又痛徹心扉,“我媽一家五口都沒了,現在從早到晚一直在挖。我是第一次來領這些東西(救援物資)。”
詳細了解才知道,李金青38歲,她的丈夫劉寶全今年43歲,他們早先在北京打工十多年。兒子劉暢10歲了;女兒劉雨濛8歲,出生在北京;前兩年為了在身邊督促孩子學習,回到家鄉開了一家餐館。泥石流發生當天,洪水淹到2層時,他們一家從三樓后窗架了個梯子逃了出來。現在他們整天在泥石流下游地帶尋找親人遺體,晚上就住在以前到他們餐館吃早點的一位老師傅家,但孩子就照顧不上了,只好放到縣城外一位藏族阿媽家!
女兒的記憶:總理和我們在一起
對于兩個孩子,夫婦倆充滿著極大期望。兒子畫畫很好,就為他報了個學習班。女兒喜歡數學課,期末數學考了98分,很喜歡數字。她現在最大的理想就是考上清華大學。爸爸劉寶全經常看新聞,這也影響到了她,從汶川地震開始,當時6歲劉雨濛的記憶就開始和溫爺爺聯系在一起,“哪些地方搖得很厲害溫爺爺就到哪里看了,幫助那些受災的人。”
劉雨濛告訴記者,從四川“搖”地震開始,每次在電視里看到溫爺爺她就會用數字記下來,現在已經十多次了,數字總是相加著的,這樣溫爺爺在她心里分量也越來越重;她用數字記爸爸看電影的次數,也是十多次,她說她有同學也這樣記爸爸;她還用數字記哥哥欺負自己的次數,說是已經有二十多次了。這個本子在洪災中估計很難找到了,但小姑娘說這些數她心里都記著呢!
劉雨濛的媽媽說,“8號那天聽說總理來災區了,娃兒特別想見總理,我們剛好尋親人嘛!”當時察看完受災現場后,溫總理正準備進入到縣機關大樓內開第一次現場會,在門口的廣場上聚集了好多群眾,當時雨濛就在其中,她擠到群眾的面前,恰好總理也走到她面前。她說當時總理俯下身,摸著她的頭說,爸爸媽媽還好嗎?她說“好”,當時雨濛哭了。雨濛說,當時溫爺爺安慰她說:不要哭,房子很快會再蓋起來的。目前舟曲災后重建工作已經全面啟動,現在離9月1日開學還有半個多月,我們也希望雨濛能夠盡快走進課堂。
災難來襲:兩個家庭相互依偎 相互取暖
8月14日,夫婦倆在天色將黑時離開挖掘現場,去看一眼早前安置在舟曲縣郊的一雙兒女。從舟曲縣城向北15公里,黃波激蕩白龍江的沿岸,山勢平緩的半山腰,藏式風格的“好地坪”村口路邊,74歲藏族阿媽拉毛吉遠遠望著走過來的劉寶全、李金青夫婦。阿媽拉毛吉先是握住妻子李金青的手,然后兩個人擁抱著伏在對方肩上放聲痛哭。丈夫劉寶全在旁邊帶著哭聲寬慰了兩句,“阿媽,也不是一家這樣的…”路邊村里人也紛紛過來安慰。
劉寶全和阿媽的兒子拉毛冬知從小一起長大,“我們親兄弟一般,”劉寶全告訴記者。阿媽兒子拉毛冬知在三年前意外死亡,當時劉寶全對阿媽說,“我就是你的兒子”。阿媽的孫子孫女在縣城(盤曲)上學,住的就是劉寶全家。這次泥石流中,李金青的母親、大姐、大姐夫以及兩個孩子一家五口全部失蹤。夫婦倆把一雙兒女安置到這里,一門心思想找到親人遺體。妻子李金青說,“現在我也沒有媽媽了,阿姨(阿媽)就是我的親媽媽。”
晚上,劉寶全夫婦倆要返回縣城,準備明天繼續尋找親人遺體。記者還是給他們拍了個全家福,劉寶全挽著阿媽的手,先前在阿媽懷里哭得像個孩子一樣的李金青擦了下眼淚,用雙臂挽住了兩個孩子。我按下了快門,留下了一個藏漢家庭記憶。當人間寒潮來襲,藏族漢族這兩個家庭相互依偎、相互取暖。舟曲縣十多萬人口有三分之一是藏族,在這次救援中他們行動上相互幫助,1500人志愿者隊伍里有漢族也有藏族;在感情上他們相互關愛,艱難度過這哭泣的時刻。
從縣郊回來的路上,我們遇到了一個攔車回縣城的官兵,司機似乎沒有看到,很快地開過去了。劉寶全在后排座位大喊,“快停車,快停車!是解放軍!是解放軍!”下車步行的時候,劉寶全告訴我,是解放軍幫著他們尋找親人,一寸土、一寸土的挖掘尋找。他也感謝我們送給他收音機,說這樣他就能聽到咱全國百姓的聲音,這樣他明天繼續尋找親人之路才會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