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宣城1月6日消息(記者趙家慧)“小小寧國縣,大大河瀝溪”。這句流傳在安徽寧國的諺語,足可見這條老街在寧國人心中占據了怎樣特殊的地位。

河瀝溪老街西鄰水陽江上游三源之一的東津河,在明清至民國時期,這里因水運便利、商貿興盛,一直是寧國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地方,也是皖南、浙西地區較大物資集散地。

歷史上,老街興衰幾度,承載了寧國百年的文化與記憶,是一代又一代寧國人心中溫暖又美好的鄉愁。2023年2月,河瀝溪歷史文化街區項目啟動,2024年9月28日,平整寬敞的青石板路面、古色古香的木制門窗、老磚瓦、老屋檐……風韻如初卻又煥然一新的老街再次回到了寧國人的日常生活里。

2024年的最后一天,游客在老街簽下名字寫下新年期待(高鵬攝)

“活化”老街 留住鄉愁

72歲的徐光順家族四代都生活在這里,從稚嫩少年到古稀老人,他見證了老街幾十年的落寞,也因此在老街煥新之際覺得萬分激動!90年代開始,寧國的商業中心由河瀝溪轉移到了現在的縣中心!彪S著原住人口外遷,河瀝溪逐漸蕭條,許多老建筑也面臨著損毀的風險。

為了留住老街厚重的歷史記憶和重要的城市功能,2023年初,在前期認真調研的基礎上,寧國啟動了河瀝溪街區保護系統性更新工程,涉及住房保障、生態修復、功能完善、基礎設施補短板、安全韌性等多個維度。

河瀝溪大橋是寧國現存最大的石拱橋(央廣網記者 趙家慧攝)

寧國印象河瀝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旭東告訴記者,在建設初期,河瀝溪老街就成立了高標準的保護與修繕領導小組,嚴格按照“一棟一策”標準,堅決避免“動遷式改造”,做到原物原用、應用盡用,保留傳統建筑藝術特征,在無法使用的情況下,則拆解下老的結構用作煥新老街的裝飾件,讓街區的保護更新傳承濃郁的歷史風貌。

王愛金作為主要負責人,全程參與了改造項目。她告訴記者,為了提高老街的防洪能力,此次修繕特地在沿河做了防洪墻。同時,為了方便百姓出行,改善大家的居住環境和生活安全,項目部進行了雨污水管線的改造、強弱電管線改造及路面的鋪填。

“這里是很多寧國人小時候長大或玩耍的地方。我們希望能夠還原老街原貌,讓寧國人能記得住鄉愁。近年來,隨著皖南川藏線大火,游客紛至沓來,我們將努力把老街打造成皖南川藏線的東集散中心!崩钚駯|說道。

業態多樣 打造寧國新“名片”

在剛剛過去的跨年之夜,河瀝溪再次人聲鼎沸。元旦前一天,李旭東在老街里跑前跑后,“為了讓寧國人跨年有個好玩好看的地方!

河瀝溪歷史文化街區項目占地面積約5.9公頃,核心啟動區修建面積約12000平方米。為了后期更好地運營,李旭東將運營工作前置,與保護修繕工作一起開展,引進本土特色小店,打造集生活休閑、潮流打卡、文化創意、展陳展覽、研學教育為一體的歷史文化街區!拔覀円肓四滩、咖啡、旅拍、茶館、酒吧等多種業態,且為了避免同質化,限制了同一種類業態的進駐數量!痹诶钚駯|看來,邀請更多本地人來此開店,才能“有情懷,守得住”。

亮化后的東津河沿河街(寧國市委宣傳部供圖)

引入“首店”概念的同時,街區也專注于把老字號、老商鋪帶回老街。56歲的李麗麗在老街已經生活了34年,“正街真是大變樣了,干干凈凈的?Х瑞^、文化空間、奶茶店都開了,東津河也做了亮化,我現在每天晚上都會出門轉轉。”

目前,老街開業店鋪約有40家,預計2025春節前,共有51家店鋪可以正式開門營業。據統計,元旦兩日累計接待客流約31500人次,營收總額約40萬元。

Sensoe咖啡負責人胡紫衛是土生土長的寧國人,老街店是他開的第5家店。“后期會增加面包、咖啡烘焙等功能區,我想開一家具有文化氣息的店,能為寧國的年輕人提供一個交流、聚會的平臺!辈芷G蕾是個在河北從事茶葉生意18年的寧國人,老街煙火氣的復蘇吸引她回家,開了一家古色古香的茶館,“我的門口就是大戲臺,節假日的時候人們在這里喝著茶,看著表演,感覺小時候的‘慢生活’又回來了!

“程家大屋”的功能正在日益豐富(央廣網記者 趙家慧攝)

沿河的“程家大屋”始建于清朝末年,現為一般文物保護點。為充分發揮古建價值,寧國市文旅局在充分調研的前提下,通過半年多的時間籌建該公共文化空間!拌b于其建筑特性,我們引進了龍窯,將其作為非遺技藝體驗館,通過實物展示、視頻介紹、互動體驗等多種形式,讓游客深入了解寧國這一特色非遺的制作流程、技術特點和文化內涵!崩钚駯|說,接下來,下一步,“程家大屋”還將進一步延伸公共文化服務觸角,讓老屋成為寧國市民家門口的“文化糧倉”。

老街煥新,一磚一瓦都在訴說城市的歷史肌理;業態更新,一店一鋪都在體現城市發展的特色與內涵。隨著夜色濃郁,距離縣中心約10分鐘車程的河瀝溪歷史文化商業街成了市民下班休閑的好去處,人們在這里感受著老街區的韻味,體驗著傳統與現代的交融。

編輯:徐鵬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