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顧
馬鞍山市博望區丹陽鎮與南京市江寧區橫溪街道丹陽社區,擁有同樣的地名、相通的街道,“一腳踏兩地、雞鳴聞兩省”成了這里最具特色的地理標志。2016年,兩地派出所在兩個丹陽交界處聯合設立了皖蘇“兩省一街”警務室。去年,該警務室設立皖蘇兩地公安政務服務窗口,實現兩省群眾“進一扇門,辦兩省事”。
“這一年收獲滿滿,最大的體會、最大的感動都來自于‘兩省一街’丹陽警務室。”時至年底,馬鞍山市公安局丹陽派出所所長張成秋格外繁忙,提起2024年的收獲,他發出如此感慨。
張成秋所說的警務室,為當地群眾津津樂道。在這間警務室里,安徽、江蘇的民警們在一間辦公室為兩省居民辦理戶籍、居住證等業務,出現警情一起出警,日常巡邏一同開展。
“2024年,我們和南京市公安局江寧分局丹陽派出所合作得很流暢、很愉快。我們在治安管理、矛盾化解、案件偵辦等方面開展了深入合作,真正實現了‘進一扇門、辦兩省事’。”張成秋說。
“‘兩省一街’丹陽警務室目前主要辦理戶籍類、居住證類、證明類和業務咨詢類共四大類12項業務。這些業務原先兩地群眾需要往返兩地公安機關辦理,審批時間相對較長,如今有不少業務可以集中到這個警務室來辦理,既省時又方便。”張成秋告訴記者,除配備社區民警外,皖蘇“兩省一街”丹陽警務室還分別配備了兩地輔警、社區網格員等,治安防控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隨著寧馬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的加速發展,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南京企業搬遷入駐,皖蘇兩省人員往來更加密切。今年1月至11月,皖蘇“兩省一街”丹陽警務室辦理戶政業務199件、證明類業務520件,開展業務咨詢547次。
張成秋還說起一件令他深受感動的事。今年7月,馬鞍山有位年過八旬的李爺爺找到他們,想尋找失散60多年的中學同學朱爺爺。當年,因通信落后,兩人畢業后就各奔東西。李爺爺定居在安徽蕪湖,經多方打聽得知朱爺爺定居江蘇南京,但是跨省尋人談何容易?經住在馬鞍山市丹陽鎮的外孫“指點”,他們聯系上了“兩省一街”警務室求助。
民警立即根據李爺爺提供的姓名與系統進行比對,將南京市與朱爺爺同(音)姓名、年紀相仿的居民篩選出來,并聯系了“兩省一街”警務室江蘇綜合窗口民警獲取聯系方式。經電話核實比對,終于找到了戶籍地在南京某區的朱爺爺的女兒。
此時的朱爺爺已臥病在床,看見60多年沒見的老同學,非常激動。事后李爺爺還給警務室送來了錦旗,感謝兩地警方的幫助。
像這樣的真實故事還有很多。張成秋說,一開始,兩地派出所合作依托的更多是工作責任心和個人感情,后來,慢慢地摸著石頭過河,探索形成了合作機制。“我們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大背景下,開展結對共建,建立了深厚的兄弟情、鄰里情還有同事之間、伙伴之間的友誼,實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張成秋表示。
談及對明年的展望,張成秋坦言,現在雙方警力的配置還有待進一步優化,交流協作有待進一步深入,還要進一步促進警務室管理提檔升級,同時強化大數據等新技術的賦能,推動警務室再上新臺階。
目前,皖蘇“兩省一街”丹陽警務室已著手向其他政務服務領域拓展延伸工作觸角。“現在江蘇方面已在警務室設置了政務服務自助一體機,我們將借鑒江蘇經驗做法,加強科技賦能,推動硬件升級,讓‘跨省服務’更加便捷,更好滿足皖蘇毗鄰地區群眾的辦事需求。”張成秋說。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