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皖北振興,一直是這片古老土地的強烈沖動。近年來,隨著皖北各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皖北振興的步伐正在加快,但是,底子薄、基礎弱等問題,也依然存在。如何讓皖北振興的步子邁得更大,如何讓皖北振興闖出新路,在目前正在召開的“全省兩會”上,代表、委員們正各抒己見,獻計獻策。有的人說,讓百萬打工者成為皖北對接長三角的橋梁;有的人說,讓中原城市群的舞臺上唱起更響亮的“皖北聲音”,有的人說,讓引江濟淮工程喚醒淮河文明的榮光,有的人則建議,讓南北對接發揮更大的功用……
對此,央廣網安徽頻道日前聯合新安晚報、安徽網,就皖北振興的話題,深入進行了采訪,并從今天起,推出“一報兩網”安徽兩會專題報道。
央廣網安徽頻道1月19日消息(記者 張秋實 鮑玉嬋 徐鵬 新安晚報記者 項磊 劉旸 葉曉 吳碧琦 姚一鳴)今年1月初,國家發改委公布《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我省皖北的亳州、宿州、阜陽、淮北、蚌埠成為該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米”字型空間發展格局的重要一“捺”。加入“中原城市群”,皖北將面臨更大的舞臺。
如何在廣袤的中原大地,唱出響亮的“安徽聲音”?去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曾指出,安徽要在中部崛起中闖出新路。這聲音猶在耳畔。如何闖出新路?背倚中原大地,北可連“京津冀”;面朝合肥經濟圈,東可接“長三角”,皖北地區利用區位優勢走協同發展之路,或許就是最好的詮釋。
發展瓶頸:基礎設施相對薄弱
國道 310,長度1613千米,貫穿江蘇、山東、安徽、河南等6個省份,是我國中部地區連接東部和西部的交通“大動脈”。不過,同一條道路,在不同省內的路況卻大相徑庭。
“以前坐車只要感到顛簸就知道到安徽境內了,車輛的通行速度明顯降了下來。”胡磊在安徽碭山做水果批發生意,經常運送貨物往返于這條道路,對此深有體會。
臨近春節,又到了水果銷售的旺季。對于車輛的通行速度,胡磊沒有了以往的擔心。就在去年12月,歷時2年的國道310改建工程(碭山段)全線竣工并通車。“以前是雙向兩車道,路面非常窄,會車都比較危險,現在不僅路況變好了,路面也變寬了,看上去像高速公路。”胡磊說,道路的通暢讓物流運輸的效率大大提升。
碭山位于安徽的最北部,地處皖、蘇、魯、豫四省七縣交界處,區位優勢非常顯著。在融入中原城市群的過程中,如何才能打好這張牌?這也是省人大代表、碭山縣委書記王廣敏在思考的問題。在他看來,基礎設施薄弱一直是困擾皖北地區發展的“瓶頸”。
王廣敏透露,作為通往中原地區的交通要道,國道310已經全線通車。而要真正融入中原城市群,還需要把通往河南、江蘇、山東等地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這樣對融入中原和長三角等區域十分有利。
協同發展:高鐵打通“任督二脈”
早在2013年,作為國家戰略的“中原經濟區”召開第一次市長聯席會議,會上就曾提出,打造中原城市群,必須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各成員市之間交通網絡的互聯互通和無縫對接。“商合杭”鐵路的規劃建設,是實現“無縫對接”的重要一脈。
就在這次市長聯席會召開后不久,商合杭高鐵項目獲國家發改委批復正式立項,目前已開工建設。2016年,鄭州至阜陽高鐵線路也獲得批復,未來將與“商合杭”對接,打通中原地區的“任督二脈”。
除了高速鐵路,一批基礎交通設施也將上馬。在今年1月初公布的《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中,皖北片區還將建設合徐高速固鎮連接線、合肥至霍邱至阜陽、蚌埠至五河、阜陽至淮濱、徐州至淮北至阜陽、明光至定遠至巢湖等一批地方高速公路項目。同時鼓勵城際客運“公交化”運營,并將推廣“一票式”聯程和跨城市“一卡通”服務。
在我省制定的加快皖北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到2020年,皖北六市全部聯通快速客運鐵路。不僅合肥至蚌埠至宿州至淮北、徐州至淮北至宿州至阜陽等會啟動建設城際鐵路,阜陽至六安至合肥的城際鐵路也有望在“十三五”期間開通。
交通的互通互達,不僅是讓百姓出行更加方便,更拉進城市群間的距離,給皖北地區與其他省份之間的協同發展搭建便捷平臺,經貿往來、文化交流、物流運輸等也會更加頻繁。
上月16日,太和縣境內,商合杭鐵路工地正在進行架梁作業。(資料圖片)
資源共享:區域合作加快脫貧
有了便捷的交通,豐饒的中原大地才能實現區域協同發展,這在本屆安徽“兩會”上,也成為諸多代表、委員的共識。
農民出身的郝正旺已是阜陽當地小有名氣的企業家。幾年前的一個創意,讓郝正旺走上“高端”蛋制品的創業路。“土雞、土雞蛋越來受歡迎,而皖北的肥沃土地不正是得天獨厚的資源嘛!”郝正旺創辦了品牌雞蛋的企業,和養殖戶簽訂訂單,生產質量高、無公害的蛋制品。這幾年,郝正旺的品牌雞蛋企業開始發展電子商務,通過網絡銷售到了江浙滬等地。
在安徽“兩會”上,作為省人大代表的郝正旺闡述了自己的“夢想”:皖北的城市和中原其他城市一樣,農業資源十分豐富。“地上有糧食、地下有煤礦”,應該將這些優厚的資源轉化為生產力,帶動經濟發展,幫助更多農民致富。
在郝正旺看來,中原城市的“抱團”發展,也給資源的轉化和利用帶來更廣闊的舞臺。“產業扶貧”需要“授之以漁”,讓農民能從根本上脫貧,農業、土地資源的優勢才能真正轉化為經濟效益。加入中原城市群后,城市之間可以互相協作,利用各自優勢進行產業扶貧,這也是加快皖北崛起最有力的實踐。
文化旅游:區域聯合“一脈相承”
在“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中,亳州被確定為核心發展區。同處中原大地,文化、習俗一脈相承,皖北城市將如何“唱”好這臺戲?省人大代表、亳州市文化旅游局局長薛冰下了一番力氣。
曹操八角臺遺址公園、觀音山漢墓保護工程,均為亳州文化旅游項目建設重點工程。從去年開始,薛冰便經常往在建工程跑。“2017年是亳州文化旅游年,新建和續建項目就達到23個,總投資額222億。”
如此大規模地推動文化旅游項目建設,亳州的目標十分明確:通過“十三五”期間發力,將亳州打造為文化旅游強市,成為中原城市群省際交匯區域中心城市的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
為此,薛冰已經跑了省內多個城市。下一步,他還將去往鄭州、菏澤、濟南、開封、徐州、洛陽、許昌等城市,激活中原城市群的文化旅游市場。
不僅是亳州,皖北城市早已在與中原城市積極對接,積極融入中原文化。按照規劃,中原城市群在旅游資源的利用開發上,還將打造跨省旅游風景道,聯手開發淮河沿線、南水北調源頭、隋唐運河、京杭運河、伏牛山、桐柏-大別山等跨省旅游資源,形成區域性旅游聯合體。
扶持發展:充分釋放政策紅利
舞臺搭好,皖北如何在中原城市群唱出自己的“好聲音”?省政協委員、亳州市政協副主席龔艷玲認為,爭取更好的發展扶持政策,對皖北崛起尤為重要。
作為亳州人,龔艷玲平時十分關注皖北發展。她說,從2008年以來,省委省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加快皖北地區發展扶持政策。這些政策促進了皖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讓皖北地區內生動力持續增強。但是,龔艷玲看到,在政策貫徹實施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比如,有的政策的部分內容缺乏可操作性,給部分單位不落實以借口,致使政策懸空。
現在,龔艷玲看到,《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要求加大對皖北城市在財政、金融等方面的支持。“以前的政策落實中,出現過問題。那么,皖北面對新的機遇,如何爭取到貨真價實的政策扶持,尤為重要。”龔艷玲說,被國家規劃納入其中,并不意味著可以在家里睡大覺,等著天上掉餡餅,“而是要仔細去研究政策,主動去爭取支持,才能讓皖北迎來更多的資源注入,讓皖北振興的腳步更大。”
據悉,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皖北地區發展,先后出臺一系列文件,從財政支持、產業培育、基礎設施建設、金融土地、干部人才、結對合作等方面加大支持,形成了完整的政策體系和行之有效的推進機制。在融入中原城市群,區域協同發展的過程中,要充分釋放政策紅利,為皖北崛起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