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發展行動計劃’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積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行動,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理念上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在布局上堅持一體部署、協同推進,在實施上堅持問題導向、精準發力,在體制上堅持政府推動、市場主導,一以貫之堅持‘1235’發展思路。”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通過實施該“行動計劃”,今后五年,我市主要指標增幅和質量效益將達到或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地區生產總值力爭達到1500億元。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無疑成為“五大發展行動計劃”的引領和貫穿始終的“一條紅線”。那么,今后五年,“五大發展美好淮南建設”重點在哪些方面發力?又要力爭實現哪些具體目標?
崇尚創新,加快轉型步伐。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決定性成果,創新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研發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2.3%,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10%。做精做優煤電化產業鏈、做大做強非煤產業群,構建具有競爭優勢的現代產業體系,切實改變“一煤獨大”的產業格局。通過5年努力,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力爭達到25%,非煤電工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力爭達到40%,F代服務業比重顯著提升,現代農業建設加快推進,構建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取得明顯進展。
注重協調,提升統籌發展。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加強老城區改造,加快新城區開發,劃定城市周邊基本農田,防止城市建設“攤大餅式”四面擴張。推動產城融合,打造五大產城融合平臺。推動縣區經濟振興,加快園區特色發展,淮南經開區創建成為國家產城融合示范區,淮南高新區創建成為國家級高新區,現代煤化工產業園創建成為華東地區重要的煤化工產業基地。著力打造壽縣新橋國際產業園、鳳臺經濟開發區等園區平臺,充分發揮園區產業集聚效應、企業孵化效應和經濟帶動效應。推動市礦統籌發展,創新市礦協調發展機制。全面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城鄉協調發展取得重要進展,部分縣區率先實現城鄉發展一體化。推動“六城同創”,形成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良性互動、協調共進的新格局。
綠色發展,優化生態環境。堅持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促進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有機統一,把淮南建成山水林城融為一體、宜居宜業的生態文明城市。文化旅游強市建設實現突破,壽縣古城·八公山景區、焦崗湖景區創建成為國家5A級景區。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穩步提升,環境質量不斷改善。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采煤塌陷區綜合治理水平邁上新臺階。美麗鄉村建設深入推進,農村硬化、綠化、潔化、亮化條件明顯改善。
厚植開放,增強發展活力。全面完成中央、省委確定的改革任務,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走在全省前列。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主動融入國家“三大戰略”,加強區域間合作及城市間聯動。協同推進戰略互信、經貿合作、人文交流,統籌協調“引進來”和“走出去”,發展開放型經濟,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做優做強國有經濟,發展壯大非公有制經濟,通過5年努力,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提高到55%。
推進共享,增進民生福祉。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人均主要經濟指標在全省位次進一步提升。社會托底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全面實現農村低保標準和扶貧標準“兩線合一”,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縣摘帽。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就業比較充分,勞動年齡人口受教育年限提高,全生命周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惠及人人,社會保險基本實現法定人群全覆蓋。更加崇法、善治、公正的法治淮南和更加穩定、和諧、有序的平安淮南建設扎實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