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特別報道”:水源地水質保護攻堅戰
2014-12-13 07:00: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說兩句 分享到:
央廣網北京12月13日消息(記者左艾甫 任磊萍)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昨天下午2點30分順利通水。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地丹江口水庫的水質如何保護?湖北、河南兩省三十多萬移民遠離家園、告別故土,他們如何開始新的生活?流經一千四百多公里的一池清水如何監測?14-12-13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位于丹江口大壩左側三公里處的胡家嶺水質自動監測站,每隔四小時就會對丹江口水庫的水進行一次自動監測分析,并將數據時時傳回國家環境監測總站。
站長柳根:通過近十幾年來的檢測,丹江口庫區的水質始終保持在一類和二類水之間,庫區的水質一直保持很良好。總磷在一類水質,總氮也在二類水左右。
在丹江口水庫主要匯水區的十堰市有一句話:環保決定生死。要么達標排放,要么關門走人,企業沒有選擇的余地。十堰被稱為“中國黃姜之鄉”,黃姜曾是當地的“黃金產業”,全縣61%的耕地種的是黃姜。但由于黃姜加工對水質影響非常大,黃姜產業一度逆轉。
十堰市經信委副主任唐順蘋:當時十堰市黃姜加工企業上百家,為了治理農業面源污染和工業堿液污染,市政府痛下決心,沒有達標排放的全部關停,只保留了七家企業進行清潔化生產、試點,現在整個黃姜的產業對飲水、南水北調的送水,沒有不良影響。
據測算,由于中線工程的實施,十堰市每年因企業關停并轉直接減少財政收入8.29億元,而用于生態保護和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設配套支出高達15億元,財政增支減收數額巨大。是保護生態還是發展經濟,這道課題同樣擺在了河南省淅川縣縣長趙鵬面前,作為中線核心水源區和渠首所在地,淅川縣關閉了所有可能污染水質的企業,財政收入一度下滑40%。
趙鵬:企業對一個地方經濟發展是一個命脈,是財政收入是重要支撐,但是為了保護好水質,我們關停并轉了原有的338家企業,壯士斷腕,把這些企業該管的關,該停的停。
關閉了有污染的金礦,淅川金戈利集團公司董事長秦銀占轉行種茶樹種花木,治理荒山荒坡。
秦銀:非常的不好受,由過去萬事不求人,變成在市場上找飯吃,這是我們作為本土企業責無旁貸的一個責任。
為了保護丹江口水庫的一庫清水,淅川縣香花鎮從前年開始清理庫底、關停水上飯店,取締網箱養魚,全縣上下一直在努力。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推出新聞熱線4008000088,撥打熱線電話即可將您手中的新聞線索第一時間反饋。 我們將第一時間派出記者調查事件、報道事實、揭開真相。)
編輯:王文偉
相關新聞
頭條推薦
參與討論
我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