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故事]一帶一路上的中國制造
2015-12-29 14:50: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2月29日消息(記者王強 楊守華)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早在2010年,中國制造業產值就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但是整體大而不強的格局也成為行業的掣肘。而相比當前“過度開發”的國內市場,涵蓋了60多個國家和地區、總人口達到45億的“一帶一路”沿線,顯然蘊藏著更多的機遇。
“中國制造,世界合作”,這是在美國有線新聞網(CNN)播出過的“中國制造”商業廣告的中心主題。從清晨跑步所穿的運動鞋到冰箱、MP3再到飛機上都印著“中國制造”的標簽,廣告的一個個畫面集中展現了“中國制造無處不在的身影”。
但是Made in China中國制造的優勢正隨著資源錯配導致的產能大量增加而逐漸弱化。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李毅中也直言不諱地指出,標準規范落后,一些企業粗制濫造,服務體系缺失或者發育不全等因素也制約著中國制造的轉型升級。而作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領軍企業,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深有感觸。
王民說,工程機械這個行業從2011年的4月份開始往下走,今年的情況還要差一些。對徐工來講是有喜有憂,喜憂參半。憂的就是整個行業的和市場的需求在減少,使得靠規模靠總量提升效益受到很大影響;喜的是產品結構的調整國際市場的布局都有成效,已經開始樹立起自己中高端的形象。
賽迪智庫工業經濟研究所的一項報告顯示,“一帶一路”未來10年的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需求總額約合50億元人民幣,市場空間廣闊,為中國裝備制造業“走出去”帶來重大機遇。而中國企業也正在抓住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契機,安徽海螺川崎公司正馬不停蹄的對余熱發電產品進行升級改造,使它更加匹配東南亞國家的窯型和氣候特點。
海螺創業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大明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環保設施和節能要求會逐步增長,企業要加大科技研發,繼續把高科技帶到相應的國家。
正當海螺川崎乘著國家一帶一路的東風快馬加鞭推動裝備走出去的同時,合力叉車則把機遇轉化為倒逼企業自主創新的動力。安徽叉車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安國說,一帶一路的機遇能不能變成企業實實在在的訂單和效益,關鍵看企業有沒有把機遇轉化為倒逼企業自主創新的動力。這樣才能把握這樣的機會
近年來,以高鐵、核電、基建為代表的高端裝備制造正在邁開步伐走出去,參與到國際市場的競爭中,并且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國與英國、阿根廷簽訂了核電大單,與土耳其、印尼簽訂了高鐵大單。我們的國家領導人也在出訪中“推銷“著我們的裝備制造。
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說徐工在海外發展是一匹快馬,那么“一帶一路”戰略就是打在馬身上的那支“快鞭”。一帶一路為徐工的海外發展提供了一種更強勁的動力和更明確的發力點。
王民說,一帶一路是國家戰略,給我們工程機械企業帶來了巨大商機。現在我們要按國家的戰略設計,細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布局。比如說你有公路建設項目,有鐵路建設項目,有煤炭建設項目,我有設備,我們合作走出去是一個比較好的辦法。一帶一路國家始終是徐工的主戰場,過去是我想將來更是。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區域經濟研究室主任陳耀認為,如果說中國制造2025戰略,是推動中國制造品牌提升含金量的重要舉措,那么“一帶一路”則是實現中國制造品牌“走出去”的重要推手。
陳耀說,在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們可以發揮裝備制造方面的優勢,加入到國際產能的合作中,通過開放倒逼我們的改革,使我們的微觀經濟主體更有活力,產能得到充分利用,以此推動我們的發展。
編輯:高夢蝶
關鍵詞:一帶一路;制造
兩個國家的貿易和友誼一點點推進,兩個國家對于語言型人才的需求量也大大的增加。繼而,兩國國家的年輕人開始到河的那一邊去學習另一種語言。
2015-12-29 15:00:00
劉海斌在接手這個團隊之前,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門外漢”。干了將近二十年房地產營銷的他,工作中和“海關”、“退稅”、“物流”這些詞兒從沒有半點交集。
2015-12-29 14:56:00
隨著兩年多來“一帶一路”建設的穩步推進,我國已經與沿線多國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今年以來,我國與沿線國家和地區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超過2.6萬億元,資金融通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保障和支撐作用。
2015-12-28 08:16: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