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審批滾動新聞 > 正文
簡化投資審批要搬掉哪些絆腳石?
2013-09-23 11:01 來源:央廣網財經我要評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方案,三月啟動,九月收官。減少和下放投資審批事項,減少和下放生產經營活動審批事項,減少資質資格許可和認定,減少專項轉移支付和收費,改革工商登記制度......每一項舉措都須落到實處。如今,距離完成任務的規定日期已近,承擔任務的相關部委會交出什么樣的答卷?全社會翹首以待。經濟之聲推出行政審批改革主題系列報道——《改出市場的活力》。
央廣網北京9月23日消息(記者丁玲娜)據經濟之聲報道,從國務院今年5月15日下放和取消25項投資審批事項至今,國家發改委一直在做后續工作,對5月15日之前和之后報批的項目,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同時,各地也在加緊制定投資審批措施。投資審批領域的簡政放權方案要取得預期效果,還需搬掉一些絆腳石。
附著在審批權上的是利益,交出審批權就是放棄利益,必然會遭遇權力部門的抵觸和抗拒,阻力之大,可想而知。對利益的貪戀,是行政審批改革的一大絆腳石。
一位參與起草《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部級領導感嘆:機構改革不是最難的,所以機構改革的時候,部長們都說好,但是一說職能轉變,取消審批,他們就不玩了。因為職能轉變相當于割肉,刀刀見血。
貴陽市城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先生說,在貴陽地鐵項目正式獲批之前,他們有一部分人專門“跑北京”,除了掌握項目“準生證”的國家發改委,還有十幾個部委要跑。對于這次下放地鐵投資審批權限,李先生關心的是,這十個部委是否都會下放審批權,如果只有國家發改委“松手”, “下放權力”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李先生:比如說水保護環評這一塊,如果環保部和水土保護的審批權利不下放到省里來,還得去北京。
杭州市政府調研當地的投資環境時發現,本應是政府為投資者提供的服務,卻被政府部門作為投資審批的前置條件,從中謀利。比如,投資建筑項目在辦理施工許可證前,企業必須先繳納白蟻防治費、新型墻體材料基金、散裝水泥押金等各項費用。當地一家民營企業的負責人說,簡化投資審批程序,等于阻斷了很多部門謀利的途徑,改革需要突破的阻撓很多。
負責人:地方越小,權力的監督越弱,人為的因素更多,更大。
俗話說,屁股指揮腦袋,政府部門為自身利益著想無可厚非,但貪戀部門利益則是改革的絆腳石。改革投資審批制度,應當立足于能取消的堅決取消,只要不是影響國家安全、違反國家政策的投資,都不用審批。防止把國家安全和政策當個筐,找借口保留審批權,徹底消除政府部門的尋租機會。
真正下放和減少投資審批事項,讓企業和個人擁有投資自主權,需要依法約束政府的權力,做不到這一點,投資審批制度的改革就會淪為空談。
安徽一家零售企業的總經理吳先生說,減少和下放投資審批的改革,難就難在規范“人”的行為。
吳先生:這個審批不管簡化不簡化,最終都是人審批的,如果是人的風氣沒有變化,簡和不簡在我看來都不差不多。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成思危認為,真正把投資審批改革落到實處,既要把制度改革到位,還要用法律把人管住。
成思危: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首先要求全體官員要守法!胺刹蝗缂t頭文件,紅頭文件不如領導批示,領導批示不如領導口頭指示”,這么一句俏皮話,在某些地方可能確實存在這種現象。
《行政許可法》實施9年多來,沒能切實規范行政許可、行政審批的設定和實施,根本原因在于執法不嚴。要想讓投資審批改革解放生產力,實現改革初衷,還必須嚴格依法治官,確保政府嚴格依法行使審批權。
編輯:吉媛媛
猜你喜歡
央廣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