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漳州4月23日消息: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今天上午,閩粵聯網工程開工建設,計劃于2022年建成投運。工程投資32億元,輸送容量200萬千瓦。該項目2020年12月1日獲得國家發改委核準,線路全長303公里。

  閩粵聯網工程是福建、廣東兩省和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兩網深化合作的標志性工程。工程建成后,將成為繼三峽—廣東高壓直流工程之后國家電網與南方電網的第二條互聯通道。工程建成后,將實現兩省電網異步互聯,促進電力互補互濟、調劑余缺,應急情況下可以互為備用、相互支援,對落實國家能源安全新戰略,促進能源資源更大范圍優化配置,助推碳達峰碳中和,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具有重要意義。

  福建、廣東兩省地處我國東南沿海,是經濟強省,也是能源電力負荷中心。推動閩粵兩省電網互聯互通,既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能源安全新戰略、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際行動,也是優化電網結構布局、更好服務兩省社會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

  國網電力有關負責人表示,閩粵兩省經濟發展快、用電需求大,預計2025年兩省最大負荷將分別超過5500萬千瓦、1.55億千瓦,分別比2020年增長30%、22%。建設閩粵聯網工程對保障福建、廣東兩省供電的安全性,服務兩省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閩粵聯網工程建成后,有利于充分發揮福建省能源資源儲量優勢,進一步優化港澳大灣區與海峽西岸經濟區能源結構,提高粵港澳大灣區能源保障能力,對保障區域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

  閩越聯網工程將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助推碳達峰碳中和。福建清潔能源儲量豐富,電力供應充足,外送潛力大,到2025年,清潔能源裝機將超過5100萬千瓦。由于廣東來自云南、貴州的水電受印度洋季風氣候影響,來水期集中在7~9月;而福建受太平洋季風氣候影響,來水期較廣東早兩個月,在統一協調的調度下,將具有一定的跨流域補償效益,提高水能利用率。建設閩粵聯網工程,形成聯系緊密、規模更大的堅強電網平臺,可以有力促進福建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同時也能進一步擴大廣東發展清潔能源的空間,解決福建與廣東兩網季節性電力盈余和缺額問題,對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促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閩粵聯網工作還將實現電網互為備用,優化電力資源配置。福建與廣東均是東南沿海自然災害多發地區,由于地理位置及周邊環境的差異,兩省同時受災的可能性較小,根據歷史年份災害情況統計,廣東和福建發生臺風的月份大多數時候是錯開的,廣東和福建電網聯網后,一旦面臨臺風、暴雨、洪災等自然災害,其中一方即可緊急支援另一方,降低雙方電網運行的安全風險,提高供電可靠性。此外,福建和廣東兩省產業結構不同,日用電特性、月用電特性上存在差異,日高峰和月高峰時段不同,具有錯峰效益約240~310萬千瓦。福建與廣東兩省電源結構不同,調峰能力具有明顯的互補性,存在110~150萬千瓦的調峰效益。在統一協調的調度下,閩粵聯網工程可以帶來一定的錯峰效益,有利于實現電力資源在更大范圍內優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