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西湖柳色新,珠江潮涌啟新程。4月19日,廣東省“百萬英才匯南粵”N城聯動春季招聘活動(杭州站)將在西子湖畔的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本站招聘活動將提供超10000個崗位,覆蓋人工智能、電子信息、新能源、生物醫療等前沿領域,崗位年薪不少于10萬元,其中包括一批年薪50萬元以上的優質高薪崗位。
精準匹配當地高校專業 崗位年薪不低于10萬元
今年2月5日,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部署實施“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明確廣東將以“粵聚英才、粵見未來”為主題,拿出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和崗位,吸納100萬名高校畢業生和各類人才來粵就業創業,全面夯實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人才基座、人才底座。
為進一步增強引才聚才質效,根據“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總體部署安排,教育部和廣東省委、省政府將于今年4月中下旬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漢、西安、成都、長沙、南京等8個城市舉辦“百萬英才匯南粵”N城聯動春季招聘活動。各站活動都將邀約中央駐粵和廣東省屬國有企業、科技領軍企業、鏈主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以及省屬高校、醫院、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提供一批優質高薪崗位,預計每站現場提供崗位將超1萬個,崗位年薪不少于10萬元,其中包括一批年薪50萬元以上和100萬元以上的崗位。
從浙出發、進莞精彩
4月19日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杭州站活動,將以“一粒種子”特裝展多元輻射多個功能區,提供面試洽談、職業指導、政策咨詢、互動打卡、城市宣傳等沉浸式體驗與就業服務,現場將打造經濟與人文齊飛、科技與思想共振的“東莞大道”,充分展示東莞經濟、科創的硬實力和人文、環境的軟實力。這不僅是一場人才盛會,更是粵港澳大灣區與長三角兩大經濟高地攜手譜寫的“雙城記”。
東莞市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之一,產業實力強勁,產業鏈體系涵蓋34個工業大類,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高速發展,智能裝備、新材料等千億級產業強勢崛起,半導體、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前沿產業蓬勃生長,全國第四座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在松山湖先行啟動,濱海灣人工智能先行區加速騰飛,點燃灣區科創引擎,為人才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作為全國第四座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所在地,東莞以松山湖科學城、濱海灣人工智能先行區為雙核,打造“源頭創新—成果轉化—產業應用”全鏈條創新生態。全球每四臺智能手機便有一臺“東莞造”,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與千億級機器人產業協同發力,形成“智造磁場”。
松山湖華為溪流背坡村
東莞以“機器人+”“AI+”等行動推動智能制造滲透至3C電子、新能源汽車、醫療等千行百業,2024年工業機器人產量達2.29萬臺,同比增長21.7%,為技術人才提供超2.2萬個高薪崗位,涵蓋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領域。
此外,東莞設立百億元智能機器人產業基金,規劃松山湖機器人產業園與濱海灣人工智能新區,聯動香港城市大學(東莞)、大灣區大學培養卓越工程師,構建“產教融合”人才輸送通道。東莞市工信局數據顯示,2025年智能制造產業集群規模預計將突破2000億元,技術迭代與產業升級的雙向賦能,讓人才價值在“智造舞臺”上充分釋放。
東莞深諳“引才需筑巢”,推出“安居樂業”大禮包:應屆生可享最高10萬元新引進補貼、最長15天免費住宿;創業者獲500萬元全額貼息貸款;青年人才公寓超4000套,子女入學、醫療保障無縫銜接。
東莞企業研發的直驅型雙輪足機器人
產業生態的“強支撐”更為創業注入信心。據東莞市人社局統計,2024年,東莞以“創業東莞”服務品牌為抓手,在全省率先探索創業擔保貸款財政全額貼息模式、創新開展咖啡創業實訓項目、升級打造針對創業成長期的品質創業提升訓練營,不斷優化創業創新生態,成功助力市場主體數量順利突破180萬戶大關,連續12年穩居全省地級市第一。
東莞還通過“數字貸”貼息、中小企業轉型補貼等政策,助力企業“智改數轉”,2024年推動6407家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工業技改投資增長55.5%,為人才提供“技術紅利”與“職業藍海”。
東莞以“年輕”為底色,常住人口平均年齡不到34歲,15—59歲人口占比高達81.41%,居廣東省首位,夜間燈光強度全國第三,便利店數量居全國之首,被譽為“不夜之城”。《2024新一線城市魅力排行榜》中,東莞連續8年入選“新一線城市”,排名11位。
東莞國貿商圈
這里既有OPPO工廠“10秒造一部手機”的智造速度,也有草莓音樂節、CBA賽事、國際咖啡節的潮流脈動;既有莞香非遺的千年傳承,也有“燒鵝配咖啡”的混搭創意。
年輕人才的聚集催生創新活力。長安鎮通過“雙導師制”培養模式,吸引南洋理工大學陳博士團隊等海內外高端人才落戶,校企聯合實驗室在微型伺服電機、機器視覺等領域取得17項技術突破;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六年間吸引150多位博士后陸續來到,成為實驗室建設的一股堅實力量,先后有88位博士后如期出站,博士后們在此流動不息,也在此拔節生長。
東莞正在以“青春磁場”激發人才創造力:僅2024年,東莞就新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家、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3家,累計建設博士后平臺103家,累計招收博士后1000多人。新設立省博士工作站29家,累計141個,引進博士6300多人,數量居全省前列。
從“制造名城”到“智造之都”,從“人口紅利”到“人才紅利”……東莞,一座充滿活力的青春之城,正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向各地人才拋出橄欖枝。(東莞市委宣傳部)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