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由廣州市婦聯聯合廣東省女畫家協會、廣州市林業園林局等單位共同主辦的“英雄花繪英雄城 七代丹青映灣區”主題藝術展在云蘿植物園開幕。展覽匯聚粵港澳大灣區115位女性藝術家的精品力作,以藝術之美致敬英雄城市,以慈善之舉傳遞大愛情懷。

展覽開幕式

七代同繪 藝術傳承的時空對話

活動現場,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115位女性藝術家,以云蘿植物園、云溪植物園為創作現場,用丹青妙筆描繪英雄花、禮贊英雄城。參展藝術家中最年長者已屆耄耋之年,最年輕的“10后”畫家初露鋒芒,七代藝術家的畫筆在此交匯,共同譜寫新時代的巾幗華章。

藝術展現場

展覽現場,由38位藝術家聯袂創作的3.8米巨幅木棉長卷尤為震撼,既具歷史厚重感又充滿時代張力,讓紅色基因在筆墨流轉中煥發新生。廣州市婦聯副主席陳艷艷表示,本次活動將通過藝術創作與城市精神的深度融合,探索出“婦聯+藝術+紅色文化”的跨界融合創新實踐路徑。活動打破傳統宣教邊界,通過藝術共創、生態共賞、慈善共行等多元參與形式,推動紅色教育從單向“灌輸”轉向多群體“共創”,市民在觀展中感悟英雄精神,家庭在互動中傳承紅色基因,社會各界在協作中凝聚價值共識,在共繪共賞中共育城市精神。

慈善賦能 藝術的社會溫度

本次展覽創新采用“藝術+慈善”模式,女藝術家們捐贈的百余幅作品,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義賣,將藝術熱度轉化為幫扶婦女兒童的實際行動。線下在云蘿植物園、花城匯廣場、廣州市新兒童活動中心展出畫作,讓廣大市民和家長、孩子在駐足間感受丹青之美。在數字化賦能下,“廣州婦聯”綜合服務平臺及“廣州女性”微信公眾號將構建起線上畫廊,觀眾通過云端欣賞作品后可參與公益。展覽將一直持續到六月份,義賣所得的善款將用于支持廣州市婦女兒童慈善事業的發展。

線下展覽現場

白云山云臺景區管理中心副主任鐘哲表示,通過藝術作品的展示與義賣籌集善款,直接助力婦女兒童事業發展,實現了藝術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雙贏。這種模式既提升了公眾對城市公共空間的參與感和認同感,又為文化藝術和公益事業注入了新活力,“未來,我們將繼續深化協同機制,探索更多公園與藝術的結合點,讓更多市民在欣賞美的同時,參與到公益事業中來,共同建設更美好的廣州。”鐘哲說道。

廣東省女畫家協會理事羅玉鑫表示,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程中,女性藝術家以獨特的視角和創造力,為文化傳承與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本次展覽以廣州市花木棉為精神圖騰,匯聚了粵港澳大灣區的115位女性藝術家,分別以油畫、水墨、巖彩、雕塑等多元媒介,編織出一幅貫通歷史與當下的灣區女性藝術圖景。38位女畫家從26歲新銳到耄耋名家整整跨越了七個年代,她們以畫筆為紐帶聯袂創作的木棉花瓣為主調的作品,是灣區女性堅韌共融的精神力量的展現,也詮釋了灣區女性在時代浪潮中的創造性轉化。

創新表達 城市美學的當代詮釋

活動現場,一輛以《英雄花繪英雄城》為名的雙層巴士成為亮點。廣州巴士集團有限公司電車分公司企業文化總監李炎介紹,巴士上的作品正是由38位女畫家集體創作的木棉,熾烈的木棉花如火焰般升騰,不僅展示了木棉花的英姿,也象征著百年間巾幗英雄的熱忱與堅韌。接下來,紅棉主題巴士還將打造以 “美育”“家庭”為主題的研學專線,用流動課堂豐富“巴士+研學”產品,踐行廣州公交“服務美好出行,鏈接幸福生活”的企業使命。

以《英雄花繪英雄城》為名的雙層巴士

廣州市兒童活動中心主任嚴蘭云表示,廣州不僅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千年商都”,也是一座富有革命傳統的英雄城市。此次精心打造的紅棉主題巴士非常有特色,接下來,市兒童活動中心也會依托巴士紅色主題及特色線路設計,開展不同主題的閱讀分享、時空對話、童謠傳唱、繪畫鑒賞、親子研學等活動,將移動車廂轉化為沉浸式教育場景,讓孩子們在“演”中“學”,在“賞”中“悟”,不斷領悟廣州的城市氣質和精神內涵,汲取奮進力量,真正實現“車輪上的課堂”的教育價值。

活動最后,廣東省女畫家協會將3.8米木棉油畫贈予廣州市婦聯,用這份藝術厚禮寄托對婦女兒童事業的美好祝愿。(廣州市婦聯)

編輯:鄭少純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