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港
據南方日報報道,在廈深高鐵惠州南站,風馳電掣的列車日夜川流不息。1月起,“公交化”的城際通勤高鐵班次覆蓋早晚上下班時段,到深圳北站僅半小時,到深圳福田站只要57分鐘,深惠“雙城記”逐漸變身“同城化”……
在惠州機場,旅客熙熙攘攘。這里去年飛機起降5232架次,增長逾五成。復航僅兩年,這個毗鄰廣深、背靠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的“新銳”機場嶄露頭角,累計吞吐總量近百萬人次。3月26日開通往返南京、貴陽航線后,惠州機場的航線將增至13條,瞄準珠三角千萬級新干線機場……
全國“兩會”上,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引導資金更多投向補短板、調結構、促創新、惠民生的領域,繼續加強軌道交通、民用航空、電信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建設。近年來,惠州在這方面使出“洪荒之力”,建設“兩港三網”便是縮影。
全國人大代表、惠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奕威表示,惠州將加快以“兩港三網”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更具綜合實力的區域樞紐。惠州機場二期改擴建正在緊鑼密鼓推進,謀劃建設珠三角千萬級新干線機場。按照“一條軌道線就是一條經濟帶,一座車站就是一座新城”的規劃發展思路,加快推進軌道和高速交通網建設,打造深惠汕百里濱海現代產業帶和深莞惠河百里高鐵創新產業帶,在“強筋壯骨”的同時,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從“高鐵時代”到“航空時代”再到“城軌時代”,4年“三連跳”創下的“惠州速度”,讓這座珠三角邊緣城市“華麗轉身”,一步步邁向全省重要的區域樞紐。展望未來,2000多億元的項目投資,將托起陸海空大交通網。到2020年前后,惠州有望融入廣深港“半小時生活圈”。
“區域樞紐”的布局與行動 斥資萬億建重大項目近1/4投向交通
作為“兩港”(海港、空港)和“三網”(高速公路網、軌道交通網、寬帶通信網)建設的主戰場之一,去年惠州掀起高速公路建設大會戰,建成潮惠高速惠州段,新增通車里程45.8公里。
至此,惠州全市過境高速公路達13條,通車里程633公里,占全省的12%,通車里程全省第二。在此基礎上,今年惠州還將加快建設5條(段)在建高速公路。
眼下,“七橫五縱一聯”高速公路網正呼之欲出。根據規劃,到2020年,惠州高快速公路預計超過1000公里,實現所有鄉鎮30分鐘上下高速公路。
這只是一個縮影。去年11月,惠州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建設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1+5”的城市發展新目標定位,“打造更具綜合實力的區域樞紐”便是5個子定位之一。
邁向“區域樞紐”,惠州的信心來自哪里?記者了解到,早在2016年4月,廣東省“十三五”規劃綱要就已經把惠州定為“珠三角向粵東及贛南、閩西地區輻射的物流中心”。
在這方面,惠州正“下一盤大棋”。去年5月,惠州市“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規劃建設重大項目300個,計劃總投資9744.3億元,“十三五”期間計劃投資6295.2億元。
記者注意到,在這300個共17類項目中,僅交通運輸類項目就占了38個,投資額占比最大(達23.76%),計劃總投資2315.8億元,“十三五”期間計劃投資1701.4億元。其中,投資額較大的主要包括贛深高鐵惠州段、廣汕高鐵惠州段、深圳地鐵14號線延伸至惠陽、深惠城際軌道交通、中心城區有軌交通線等。
市發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贛深高鐵惠州段去年底已經啟動,廣汕高鐵計劃今年動工。
隨著這兩條高鐵在惠州市區交會形成樞紐站,加上現有的廈深高鐵,惠州未來將擁有3條高鐵線9座高鐵站,躍居廣東省各地市之首,邁向全國“高鐵大市”。
預計2020年前后,從惠州坐高鐵出發,半小時可達廣州、深圳、東莞、河源、汕尾乃至香港等6個周邊城市。
不僅如此,莞惠城際、深惠城際、惠州地鐵1號線及深圳地鐵14號線延長線等的規劃建設,也將拉近惠州與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距離。
惠州還提出,力爭一年一條以上高速公路建成、一年一條軌道交通動工,確保“十三五”末實現“三個半小時”目標,即所有鄉鎮半個小時都能上高速、所有縣(區)半個小時都能到市區、全面融入穗深港惠“半小時生活圈”。
不久的將來,在珠江東岸,有望崛起一座全省重要的區域樞紐城市。
“千萬空港”的夢想與現實 珠三角世界級機場群惠州可望成重要一員
全國“兩會”上,“粵港澳大灣區”首次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作為其中一員,陸海空大交通的打開,讓惠州加速迎來大灣區時代。
近日,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以及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出臺的《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提出,建設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世界級機場群,并明確區域內各機場分工定位,與其他交通運輸方式深度融合、互聯互通。
3月10日,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秘書長陳曉寧發文認為,建設世界級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與建設世界級的珠三角機場群在國家層面同時被提了出來,成為“十三五”的重要任務。抓住這個機遇,對標世界級灣區和機場群,“兩會”以后,其建設將進入快車道。應精心打造珠三角機場群,合力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
“深圳機場發展后的溢出航班,可以轉移至惠州機場。”陳曉寧稱,要形成具有整體凝聚力與競爭力的珠三角機場群,必須明確珠三角各機場的定位與功能,形成整體統一、分工明確、功能完善、發展聯動以及共贏共利的機場群。
其實,深圳與惠州的機場分工合作,作為深莞惠一體化的一部分,早已被提起。
2015年,《深莞惠交通運輸一體化規劃》明確,到2020年初步形成由深圳、惠州機場共同組成的功能定位清晰、業務分工明確的區域機場系統,深圳機場初步成為國際性航空樞紐,惠州機場作為區域重要航空樞紐的作用更加突出。該規劃認為,惠州機場將發展成為珠江口東岸及粵東地區的重要干線機場。
雖然還只是支線機場,惠州機場2016年旅客吞吐量54.56萬人次(同比增長47.90%),貨郵運輸量3723噸(同比增長128.28%),兩項指標均超過省內的佛山機場、梅州機場。
如今,惠州正謀劃機場二期和空港經濟區,努力打造珠三角千萬級新干線機場。按照規劃設想,惠州機場最終將按4E標準進行建設。
專家表示,機場、高鐵、城際、地鐵等多元的對外連接,將使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提速。屆時,惠州基于區位、空間、生態、資源、產業的比較優勢,可望源源不斷轉化為綜合競爭力。
暢想未來,建設千里軌道交通、發展萬億產業集群,將助力惠州GDP邁入“5000億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