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2024河北紀事

轉型,產業“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

生態向好,候鳥翩躚,燕趙大地頻頻上演“精靈奇遇記”——白洋淀又添“新朋友”。水清淀闊,各類水鳥不斷飛過。如今白洋淀野生鳥類增加至292種,較雄安新區設立前增加86種。衡水湖迎來“雁舞團”。前不久,國內罕見的雪雁、白頰黑雁現身衡水湖。數以萬計的候鳥在湖上群飛起舞,形成奇特壯觀的“鳥浪”。永年洼又現青頭潛鴨。這是濕地第二次拍攝記錄到青頭潛鴨。對生態環境極為挑剔的“鳥中大熊貓”,用翅膀為河北生態之美“投票”。

在推進全面綠色轉型中實現新突破。2024年,河北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以產業“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加快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河北。綠色轉型不斷提速,綠色版圖接續擴展,高質量發展綠色底色更加濃郁。

綠水青山提升百姓幸福感

2024年12月23日清晨6時,滄州南大港候鳥棲息地。天還沒大亮,一輛電動三輪車穿過一片蘆葦,停在觀鳥塔前。

“聽!叫聲長的是大雁,叫聲短的是野鴨。”巡護員沈明俊指著一片蘆葦說。野生鳥認生,都藏在蘆葦里。盡管看不到它們,但沈明俊聽叫聲就知道是什么鳥。

沈明俊說,以前村民們圍雁獵鴨、割葦捕魚,破壞了濕地生態環境。2002年南大港濕地和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成立。當地清退水產養殖,實施了多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水清了,葦綠了,魚多了。

一泓清水引得萬鳥歸來,從2019年至2023年4年間,南大港候鳥數量增長了4倍。2024年7月,滄州南大港候鳥棲息地作為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的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鳥類是生態的“風向標”,更是綠水青山的“代言人”。

河北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我們的家園正變得越來越美。

藍天常在、空氣常新,這是一份實實在在的幸福感。2024年1至11月,全省優良天數平均為238天,較2023年同期增加13天,優良天數比例為71.2%。越來越多的人愿意走出家門健走、奔跑、騎行,享受戶外運動的快樂。

清水綠岸、魚翔淺底,飽含人們對詩意棲居的追求。2024年1至11月,全省國控斷面優良比例達到83.5%,白洋淀水質穩定保持Ⅲ類,潮河、白河國控出境入京斷面,引灤入津上游沙河、黎河國控出境斷面水質均達到Ⅱ類。

冬染霜林,站在海拔1900多米的塞罕壩機械林場月亮山頂俯瞰,四周陡峭山坡上,一棵棵一米多高的樟子松迎風而立、茁壯挺拔。

塞罕壩石質山地全都造了林。目前,林場10.6萬畝石質山地攻堅造林全部完成,經實地調查,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分別達98.9%和92.2%。“這標志著塞罕壩徹底啃下了這塊硬骨頭,林場森林面積增加到115.1萬畝。”塞罕壩機械林場場長于士濤說。

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河北持續抓好北方防沙帶等重點工程建設,加強京津風沙源治理,加大草原和濕地保護修復力度,“十四五”以來,全省完成營造林2531萬畝,生態系統功能進一步提升,京津冀生態屏障越筑越牢。

發展方式加快綠色低碳轉型

一塊塊通紅的鋼坯在輥道上來回滑動,經過多道軋制,最終變成1.5毫米厚的高端鋼材。

2024年12月14日,位于武安市的河北普陽鋼鐵有限公司特厚高強鋼板生產車間,現代軋鋼生產線高效運轉,超低排放管控治一體化平臺實時監控生產全流程。整個車間干凈整潔、空氣清新。

“相比以前的生產線,升級后的自動化生產系統能夠明確標示出產品全生命周期環境影響綜合信息,不僅應用場景更廣泛,產品生產還更低碳。”該公司環保部部長李劍春說。

普陽鋼鐵實現綠色蝶變,得益于環保績效創A。

普陽鋼鐵累計投資80多億元,實現了全工序超低排放,2023年被評為環保績效A級企業。持續減排創效為企業打開了發展新空間。“企業換代升級了一大批高端鋼種生產裝備,為開辟新能源用鋼、電工鋼、高端定制調制鋼等新賽道提供了有力支撐。”李劍春說。

厚植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綠色優勢,環保績效創A是抓手。

在產鋼鐵企業全面創A!截至2024年12月26日,全省鋼鐵環保績效A級企業達到55家,數量保持全國第一。經初步測算,鋼鐵行業全面創A后,可減少污染物排放30%以上,為河北工業減排貢獻12%以上。

以鋼鐵行業為引領,統籌推進鋼鐵、焦化、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火電、垃圾發電7個重點行業創A。截至2024年12月26日,全省重點行業A級企業總數達到135家,創A已成為河北全面綠色轉型、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志。

河北錨定“雙碳”目標,扎實推進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在承德,世界最大“超級充電寶”滿格啦。

2024年12月31日,國網新源河北豐寧抽水蓄能電站12臺機組全部投產發電。滿格運行后,電站每年可消納綠電87.16億千瓦時,供應綠電66億千瓦時,可滿足260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抽水蓄能電站的建設進一步拓寬了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開發空間。全省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突破1億千瓦,占電力總裝機比例超六成,位居全國前列。風光發電正逐步取代煤炭發電成為我省主體能源之一。

在邯鄲,大手筆“公轉鐵”項目建設正酣。

總投資約7.6億元的邯鄲國際陸港“公轉鐵”項目,預計2025年上半年投入運營。建成后,可連接京廣、邯黃、邯長、邯濟鐵路,實現陸港與海港互動、鐘擺式運輸、一體化運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推動綠色發展。

我省加快推動交通運輸結構綠色低碳轉型,引導企業大宗物料和產品運輸采取“鐵路+新能源重型貨車接駁”聯運、物流園區新能源重型貨車中轉等模式。截至目前,全省新能源重型貨車保有量已超2.8萬輛,位居全國第一。

生態“高顏值”變成經濟“高價值”

開滑!2024年12月14日,天氣漸冷,崇禮翠云山銀河滑雪場人頭攢動。北京游客李浩然從山頂飛馳而下,開始了自己新雪季的“第一滑”。

每年都來滑雪,李浩然發現這個雪季崇禮有了許多新變化、新玩法:翠云山銀河滑雪場全新升級夜滑體驗,燦爛星空和皚皚白雪相映成趣;太舞滑雪場開設多個冰雪樂園,開辟雪原徒步線路;富龍滑雪場設置了超長魔毯及進階雪道區域……

“冬季到崇禮來滑雪,年年都有新驚喜。”李浩然說,這座“寶藏小城”充滿了魅力。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張家口深入推進首都“兩區”、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讓資源“動”起來、文化“活”起來、旅游“熱”起來,推動旅游從一季冰雪到四季精彩。生態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也成為當地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草木植成,國之富也。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

河北各地在山水上做文章、在生態上下功夫,讓“高顏值”變成“高價值”。良好生態,正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好生態長出新產業。

在東由留碼頭看七里河標志性IP“白頂頂”,到百泉鴛水公園探尋泉水涌動……“游太行泉城、逛邢州古街”成為越來越多游客的新選擇。

汩汩清泉復涌,“太行泉城”復興。做好“泉”文章,邢臺依托泉水歷史文化和資源稟賦,給游客打造時尚新潮而又充滿古韻的親水之旅,2024年國慶假期,引來300萬人次打卡。

好生態換來“金飯碗”。

“沒想到守著林子就能賺錢,通過碳排放權交易,我們村7500多畝林地已有收益37萬多元。”豐寧滿族自治縣大灘鎮二道河子村黨支部書記于萬軍說,這片綿延鋪展、枝繁葉茂的林子就是他們村的“聚寶盆”。

青山有價,綠水含金。截至目前,全省累計完成降碳產品項目開發22個,推動簽約150多萬噸,可實現價值轉化9000萬元。2024年6月,承德市還入選首批國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

好生態孕育新動能。

懷來縣氣候冷涼、空氣清新,引來秦淮數據、三大運營商、合盈數據等企業齊聚。

良好生態環境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金字招牌”,吸引各種高端生產要素聚集,形成發展新動能。張家口已建成投運數據中心項目30個,算力規模達2.91萬P(1P約等于每秒1000萬億次計算速度),成為全國大數據產業發展速度最快的地區之一。

生態向美、產業向綠、發展向新,燕趙大地更加多姿多彩,“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成為新時尚。

數據顯示,2024年1至10月,全省接待游客人次、實現旅游總花費同比分別增長11.8%和11.1%。河北,正成為更多人心目中的“詩和遠方”。(河北日報記者 賈楠)

編輯:劉錦涵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