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6月9日電(記者高博、徐步云)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人衣服的面料和款式單一,顏色只有灰、藍、黑等幾種顏色。
64歲的清河宏業集團董事長馮子宏從事羊絨產業已經30多年。他告訴記者,“那個年代,對國人來說,‘的確良’是時髦的象征,羊絨衫是奢侈品,所以我們主要做出口貿易,而現在隨著國內消費能力提升,羊絨衫已經平民化,國內市場的前景更廣闊。”
“世界羊絨看中國、中國羊絨看清河。”馮子宏的家鄉河北省清河縣是中國最大的羊絨集散地,其羊絨產業始于上世紀70年代末,如今全縣擁有梳絨機3萬臺,年加工各類無毛絨5.5萬多噸,其中山羊絨5000噸,占到全國總量的60%,世界總量的40%。2016年,清河縣被中國畜產品流通協會授予“中國羊絨之都”。
曾任清河縣羊絨產業局局長的孫連嶺說,清河的羊絨產業跟改革開放是同步的,這里既沒有草原,也不養羊,卻發展成全國最大的羊絨產品集散地,可以說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的清河羊絨產業。
1978年3月,清河縣楊二莊農民戴子祿從內蒙古拉回4噸羊絨下腳料,并對當時的梳棉機進行改造,分梳出1噸多羊絨,以5萬元的價格賣給了北京的絨毯廠。
戴子祿用廢毛渣梳絨賺錢的事兒在當地引起了轟動,但當時羊絨是國家專控商品,分梳羊絨沒有大范圍興起。1984年,清河認準正在悄然成長的以羊絨行業為首的家庭工業,出臺了《放寬經濟政策的24條規定》,支持大家放開手腳搞家庭工業,清河羊絨產業得到迅猛發展。
1986年,在邢臺國企上了8年班的馮子宏開始轉行做羊絨行業。“當時為了讓人們轉變思想,清河提出了國有、集體、個體、私營‘四個輪子一起轉,哪個轉得快就讓哪個快轉’的口號。”孫連嶺回憶說,在政府鼓勵的背景下,清河縣個體加工戶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形成了“家家點火,戶戶冒煙”的景象。
上世紀90年代,清河縣農民企業家走南闖北,深入牧區采購羊絨原料,然后分梳出羊絨銷往世界各地。但這個時期,清河羊絨經歷了幾次大起大落的“過山車”式發展。馮子宏說,“羊絨受市場波動影響大,當時因為信息閉塞,接觸的都是中間商,沒有國外直接品牌商,很多企業家不了解市場行情,盲目生產,積壓了很多羊絨,最后只能虧損倒閉。”
1991年,馮子宏不僅將前三年因羊絨原料上漲掙的1000多萬全部搭進去,還欠下了銀行債務。“為了不受制于中間商,1991年,我提著一包羊絨,拿著一堆名片去參加廣交會,外商一出來,我就給發名片,最后真結識了幾位意大利外商。”馮子宏說。
以羊絨分梳為主的初加工競爭激烈,行情時好時壞,廣大梳絨戶加工利潤微薄。馮子宏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某國外大牌一半以上的羊絨產品用的是我們的紗線,紗線出口1公斤1000多元,但該品牌1公斤紗線能做出5件圍巾來,售價每條能到幾千元。
進入新世紀,順應時代大潮,清河不少羊絨企業開始向深加工轉型,向梳絨、紡紗、織衫、制衣全產業鏈的方向發展。清河縣羊絨制品市場管委會副主任鄭春雨表示,如果說20多年前是吃苦耐勞、敢闖敢干成就了清河羊絨,而現在則要靠設計、靠科技、靠品牌。
清河與一些高校、服裝設計機構合作,每年設計羊絨服飾1000多款,研發了防輻射、抗病菌等多種功能性產品,滿足人們日益豐富的個性化需求。現在,清河羊絨制成品在整個產值的比重已經超過50%。
據測算,1998年國內市場羊絨衫的需求量大約是30萬件,現在則是3000萬件。“近些年國內消費能力起來了,國內市場占公司銷售份額越來越大。”馮子宏說,去年宏業給國內某服裝企業的羊絨成衣供貨量已經達到30萬件。
為了擴大國內市場份額,自2007年開始,清河縣開始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孫連嶺說,清河不是大中型城市,吸引力有限,其羊絨批發市場輻射半徑也很有限,所以發展電子商務成為必然選擇。
為此,清河開展了一系列免費課程,鼓勵大家開網店、樹品牌。2018年,清河淘寶村數量已經達到17個。清河縣羊絨市場管委會數據顯示,清河全縣共有不同規模的網店3.5萬家,從業者6萬人,電商年銷售額近50億,“專業市場+電子商務”的“清河模式”已成為“中國電商三大模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