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召開的國家發改委新聞發布會上,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嚴鵬程指出,2017年中國經濟的運行增長速度6.9%,評價這一指標,不僅要看到增速回升、出現了雙向波動,最關鍵是要看到,增速背后的質量、效益和結構,相比以往都有了明顯提升和改善。具體來看,四個方面的積極變化,促成了2017年高含金量的6.9%。
會上有記者問:剛剛發布的統計數據中顯示,2017年中國經濟的運行增長速度是6.9%,我們注意到在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來的預期是6.5%,這種結果明顯好于預期的情況,是不是說明我們的經濟已經觸底反彈,進入一個新的增長周期了?
嚴鵬程表示,這個問題,自2017年經濟數據發布以來,是這幾天國內外廣泛關注的一個熱點,各方面都在解讀。我們認為,評價2017年的這個6.9%,要全面看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好于預期,不僅要看到增速回升、出現了雙向波動,最關鍵是要看到,增速背后的質量、效益和結構,相比以往都有了明顯提升和改善。具體來看,四個方面的積極變化,促成了2017年高含金量的6.9%。
一是結構調整效應正在持續顯現。幾年來,我們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振興實體經濟,狠抓“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頂住結構轉型的陣痛,堅定不移化解過剩產能,有效促進了市場出清、供求關系改善和供給結構優化,2017年全國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6%,實現自2011年以來增速的首次回升,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7%,創5年新高。與此同時,我們順應消費升級的大趨勢,大力發展幸福產業服務消費、信息消費、綠色消費等,需求結構明顯改善,2017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8.8%,比5年前提高近10個百分點。
二是新舊動能轉換正在持續加快。5年來,我們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國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超過11%,科技進步貢獻率從52.2%提高到57.5%。傳統產業加快轉型,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產業保持高增長,2017年分別為11.3%和13.4%。新興產業蓬勃發展,“互聯網+”與實體經濟加快融合發展,共享經濟、網絡購物、移動支付、基因檢測等新業態走在世界前列。部分地區在轉型升級和新動能培育方面率先取得突破,正在穩步走出結構調整陣痛期,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示范引領。據有關機構估算,新動能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
三是市場主體活力正在持續釋放。著眼構建有效的市場和有為的政府,我們大力深化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著力轉變政府職能,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全面加強產權保護,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健全公平競爭市場環境。5年來,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事項削減44%,中央層面投資核準事項累計削減90%,中央政府定價項目縮減80%。同時,持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2017年全國日均登記企業達1.66萬戶,活躍度保持在70%,經濟社會發展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四是宏觀調控正在持續完善。5年來,我們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堅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強刺激”,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加強定向調控、相機調控、精準調控,強化財政、貨幣、消費、投資、產業、區域等宏觀政策的組合運用。我們更加注重發揮預期管理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不斷提高政策透明度,及時化解經濟運行中的風險隱患,較好地穩定了社會預期、堅定了市場信心,確保了經濟平穩運行。
嚴鵬程還指出,除此之外,我們主動把握世界經濟緩慢復蘇的外部機遇,進出口由前兩年的負增長轉為2017年的兩位數增長,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中國經濟穩中向好、好于預期。展望今后,2018年中國經濟延續穩中向好態勢是有條件有信心的。當然,我們也清醒看到,當前國際環境仍然錯綜復雜,國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還有待解決,宏觀經濟提質增效、持續發展任重道遠,仍需付出艱苦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