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2月14日消息(記者劉柏煊 佟亞濤)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耕地占補平衡”政策,指的是建設項目需要占用耕地的,需要補充同等數量和質量的耕地。自然資源部昨天(13日)通報了全國補充耕地項目實地核查結果,600多個補充耕地項目存在弄虛造假,占抽查總數的10%,12個典型“豆腐渣工程”將重點督辦。
湖北省雙峰山旅游度假區滑石村、梁下村廢棄林地復墾項目是一個補充耕地項目。這個項目在2016年7月立項,2017年1月驗收,補充耕地6.11公頃。不過,自然資源部實地核查發現,這一項目工程建設質量差,現狀多數為殘次林地和荒地,并不具備耕作條件,但仍然于2018年1月用于耕地占補平衡,還剩余部分補充耕地指標準備再用于占補平衡。
自然資源部相關負責人在現場介紹,目前已經在全國隨機抽取了6203個補充耕地項目進行實地核查,類似于上面這樣的不合格項目有621個,占抽查項目的10%。
自然資源部耕地保護監督司副司長劉明松說:“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一是補充耕地選址不當。許多補充耕地位置偏遠或在山區,耕地條件差,耕種難度大,新增耕地與現有耕地一并撂荒。有的利用園地林地補充耕地,用于占補平衡后又調整回到園地林地,補充耕地不實。二是補充耕地投入不足。一些地方從投入成本和工作難易考慮,往往選擇一些投入少、易于實施的荒地進行開發。工程建設標準低,補充耕地質量差,又缺乏后期管護措施。許多補充耕地項目農田設施損毀后不能及時修復,耕地難以發揮效益。三是監督管理不到位。補充耕地立項、實施、驗收等下放到市、縣后,監管沒有及時跟上,對補充耕地的真實性、準確性核查不夠,存在問題沒有得到及時糾正。同時也發現個別地方補充耕地存在弄虛作假行為!
下一步,自然資源部將針對補充耕地弄虛作假的問題,選取12個典型“豆腐渣工程”進行重點督辦,這12個問題項目涉及北京、上海、河北、山東、浙江、廣東等12個省份。
如何在機制設計上杜絕補充耕地項目“豆腐渣工程”的出現?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孔祥智在接受經濟之聲采訪時指出,重點是要強化自上而下的監督機制,同級監督的作用比較有限。
他說:“實際上讓同級土地部門去監管同級政府,其實是做不到的,會造成很多漏洞。所以一定要強調上級的土地管理部門、自然資源管理部門來監督下一級的耕地占補平衡。一旦發現問題,就要予以重罰,甚至要讓當事人掉烏紗帽。這樣才能杜絕補充耕地造假的事情不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