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位不少 大學生走不出“更難就業年”?
2015-11-16 09:18:00 來源:新民晚報
■ 要找到適合的工作,除了具備相關技能,保持良好心態也很必要 圖片由同濟大學提供
一年一度的大學就業季,又來了。
經歷了“最難就業年”和“更難就業年”之后,2016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如何?記者近日在多場校園招聘會現場發現,大學生們的求職焦慮仍未減輕。
困局
高校畢業生仍感覺就業難
“經濟下行明顯,大企業都減少招聘了,找工作能不難嗎”,在同濟大學的校園招聘會上,該校環境學院研究生小邢深刻感受到就業市場的嚴峻形勢。在這場招聘會上,與同濟優勢學科對口的上海城建集團、上海建工集團等大型國企依然參會,但招聘名額大幅減少。同濟就業辦介紹,往年僅上海建工集團每年的大學生招聘計劃就達1000人,今年則降低至500人。
不僅諸如中移動、中石油之類的央企、國企用人減少,跨國公司、普通外企在招聘會上也很少露面,取而代之的是大批小微科技公司、服務公司,諸如資產管理、市場營銷、信息咨詢乃至P2P、O2O。小華是同濟汽車學院的畢業生,在她的概念里,“大學生就業,就該去國企、外企或者是當公務員”,尤其是985名校的畢業生。她原本計劃找一家外資的汽車零件企業,可今年的招聘會上,遍地都是小型的服務企業,已經難覓外企的蹤影。小華告訴記者,有兩家網絡汽車租賃公司看中了她的簡歷,但是她自己和家長,都希望成為一家外資公司職員,“總不能在一家租賃公司當銷售吧”。
同濟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徐迅指出,不少同學就業仍執傳統、固有的思維,這正是大學生所謂就業難的根本原因。徐迅介紹,此次招聘會共409家用人單位進駐現場,數千個不同類型的職位虛位以待,需求人數達8244人。人才總體需求量與往年同期相比不降反升。事實上,大批新成立的小微企業在招聘會上設攤,求賢若渴,但多數畢業生對它們不感興趣。同濟科技園的一家孵化企業負責人稱,畢業生過來首先問“能不能解決戶口”,在他們的眼中,微小科創企業不僅解決不了戶口,而且還不穩定。這家企業開出萬元月薪,很期待校友加盟,卻少有人問津。
崗位
不挑不揀人人可實現就業
市教委學生處副處長李長治負責分析全市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他透露,截至10月底,
共有29000余家用人單位在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進行了高校畢業生用人需求信息登記,而2016年上海高校畢業生總數仍保持在17萬人左右。這兩個數字是什么概念呢?李長治說,這意味著上海面向大學生的崗位供給充足,大學生如果“不挑不揀”,人人可以實現就業。
大學生就業難,并非總量不足,仍是結構矛盾。崗位擺在那里,學生不愿意、不喜歡;而學生、家長心儀的行業,崗位明顯萎縮。李長治分析,今年以來,伴隨著經濟下行及外貿滑坡,傳統制造業、金融業、外貿出口及外資企業,用人需求都在明顯下降。與之相反,小微企業、創新企業、服務企業發展迅速,提供的崗位數量大幅增加。
今年6月底,市教委面對2015屆高校畢業生的一項就業調查數據顯示,與以往相比,企業平均招聘規模下降,小微企業日益成為主流,超過需求總量的60%,成為畢業生就業崗位提供的主體。國有大中型企業、跨國公司的用人需求有所下降,尤其是化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金融業等下降明顯。市教委調研指出,國有大中型企業、外資企業、事業單位當前仍是畢業生就業首選,絕大多數畢業生對小微企業不了解、不熟悉,擔心其前景難測,這種用人單位的結構性不平衡,造成了部分學生就業難。
經濟轉型,對大學生而言,就要適應就業新常態。何為就業新常態?李長治解讀,就是在中國經濟轉型大背景下,大企業、大集團用人需要將持續下降,國企、外企、公務員將不再是大學生畢業的主渠道,小微企業、眾創企業、網絡企業才是未來大學生主要的就業方向。
1234下一頁 1234下一頁
編輯:單曉琳
關鍵詞:就業難;建設創新型;雙師型教師;就業觀念;就業市場
從就業主力軍潛力職業排行來看,自主創業薪資最高,每月平均4426元。
2015-09-01 08:24:00
趨勢一:自主創業門檻越來越低 從就業主力軍潛力職業排行來看,自主創業薪資最高,每月平均4426元。
2015-08-31 10:11:07
高考成績陸續出來,考生和家長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志愿填報了。數據顯示,許多名校生抱怨“就業難”的同時,一些名聲不顯的學校學生已經在畢業后拿到了相當可觀的薪酬。基于大數據的人工智能公司iPIN.com日前公布了中國最低調的十所大學名單,它們是——
2015-06-26 09:41:08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