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把礦井關了 咱換個活法(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新理念引領新發展)
《人民日報》2017年03月27日 01 版
原題:徐州賈汪區——
把礦井關了 咱換個活法(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新理念引領新發展)
每逢節假日,就是年近八旬的王秀英的“工作日”。一團七彩棉線、一把剪刀、一包配制好的中草藥,再加上一雙巧手,幾分鐘時間,一個精致的中藥香包便縫制而成,博得游客陣陣贊嘆。
在江蘇徐州賈汪區潘安湖濕地公園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王秀英和她的香包,已成為景區的一道風景線。但在5年前,她對現在的舒心生活“想都不敢想”。
王秀英所在的馬莊村原來就有小煤窯,她家中兩代人先后在煤礦打工。盡管有縫制香包的絕活,但她無法靠此謀生。當年村里唯一的娛樂活動,是村民孟慶喜自發組織的農民銅管樂隊,可也被其他村民認為是“不務正業”:不好好挖煤,瞎吹個啥?
2001年,“7·22”瓦斯爆炸事故讓賈汪驟然“休克”,問題礦井全部關停,留下的是占全區耕地面積1/3、多達13.23萬畝的采煤塌陷地——道路坑洼斷裂,村莊沉降破敗,農田荒蕪淹沒。
一座因煤而興的小城,在關閉全部礦井之后,能換一種什么活法?
資源枯竭,思想不能枯竭。地陷了,修復生態變身濕地公園;山禿了,鍥而不舍植樹造林;人閑了,投工投勞開發鄉村旅游。
賈汪在面積最大的一塊采煤塌陷地上,建成了1.1萬畝的潘安湖濕地公園。作為全國采煤塌陷地生態修復的先行樣本,這兒鳥翔禽鳴、草綠花香,引來八方游客漁舟唱晚。如今,賈汪已有國家4A級景區4家、3A級景區1家,2016年游客接待量近600萬人次。
馬莊村作為民俗古村予以整體保留,徹底融入濕地公園。王秀英的特長終于有了用武之地,她先在區里幫助下成功申請了“非遺”,再依托景區開起門面招收學徒,又在民俗博物館里舉辦展覽。香包手藝發展成了“布藝合作社”,王秀英的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時,還帶動了鄉親們致富。孟慶喜把以前的“副業”做成了“主業”,他的農民樂團資產已超500萬元,在全國演出超過8000場次。依靠著鄉村旅游,馬莊村提前完成了小康目標,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超過1.8萬元。
從灰頭土臉到山清水秀,從陳舊礦區到現代新城,持續生態修復、產業轉型,不僅讓賈汪有了接續產業,更有了宜居宜業的美麗環境。
《人民日報》2017年03月27日 01 版 作者:賀廣華、姚雪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