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域旅游”于今年年初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進而上升為國家戰略后,8月3日,國家旅游局在第三屆全域旅游推進會上發布《全域旅游發展報告2017》(以下簡稱《報告》),對過去兩年來所取得的7個階段性成果進行盤點,并曬出全域旅游實施兩年的“成績單”。
從2015年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提出“推進全域旅游,三年覆蓋六百個縣”的小目標,到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視察時指出“發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對的,要堅持走下去”。為全域旅游定調,再到2017年年初,“大力發展全域旅游”被寫入李克強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
兩年來,全域旅游歷經從提出到試點,從實踐到提升,從創新到突破的三次跨越,并取得了七方面的階段性成果:
一、從發展戰略上看,全域旅游開創了旅游發展的新路子;
解讀:今年年初,李金早在人民大會堂全國兩會“部長通道”接受中外媒體聯合采訪時表示,發展全域旅游的核心是要從原來孤立的點向全社會、多領域、綜合性的方向邁進,讓旅游的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如今,越來越多的省、市、縣走上了這條被習近平總書記認可的旅游新路子。李金早表示,目前,各地紛紛將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牛鼻子”工程,海南、寧夏、陜西、貴州、山東等許多省區市大有當年抓農業、抓工業的勁頭。
二、從發展定位上看,全域旅游上升為國家戰略;
解讀:8月3日,李金早在題為《堅決貫徹習總書記新發展理念 大力推進全域旅游》的講話中指出,“全域旅游”不僅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同時也已上升為國家戰略。不僅成為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12個新詞之一,同時也成為《人民日報》盤點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的100個新名詞之一。
據了解,去年由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中,正式征求了黨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54個部門的意見,并會簽了15個部門,并由多部委統一執行。此外,各地對于地方旅游業未來5年發展規劃的發布,也將統一由地方的省(直轄市、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布。由此可見,《“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不僅將對未來5年我國旅游業的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產生深刻的影響,同時也讓旅游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三、從空間布局上看,全域旅游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得到廣泛實踐;
解讀:對于全域旅游的發展,早在兩年前李金早就定下了明確目標:“在2000多個縣中,每年以10%的規模來創建。今年要推進200個縣實現全域旅游,3年實現600個縣實現全域旅游。
根據《報告》中披露的推進全域旅游兩年來的“成績單”顯示,截止目前,國家旅游局共批準了兩批500家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總面積180萬平方公里,占全國國土面積的19%;總人口2.56億,占全國的人口的20%。
此外,國家旅游局批準了海南、寧夏、陜西、貴州、山東、河北、浙江7個省域整體為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由此可見,全域旅游已然實現了由點成線,由線成面的空間布局。
四、從體制創新上看,全域旅游創造性地探索了“1+3+N”旅游管理新體制,有力推動了現代旅游治理體系建設取得新突破;
解讀:“可以說,在“1+3+N”的旅游綜合管理體制中,“1”已大勢已成,“3”在逐步推開,“N”還有待突破。”在8月3日的講話中,李金早形象地介紹了旅游綜合管理體制改革的現狀。
據了解,“1+3+N”旅游管理體制改革中的“1”,即建立綜合協調性強的旅游管理機構。要建立起這樣的旅游管理機構,從過去的省(市)政府直屬機構(旅游局)向省(市)政府組成部門(旅游委)的轉變無疑是最為現實有效的路徑之一。
《報告》顯示,全國已經有23個省(區、市)、155個地市成立了旅游發展委員會,分別占全國的74%和55%;已設立旅游警察機構131家、旅游工商分局77家、旅游巡回法庭221家。山東、浙江、云南、海南、陜西等省及90%的示范區創建單位還專門出臺了旅游土地、規劃、資金、人才等保障措施等。
五、從旅游供給上看,全域旅游豐富和提升了旅游產品體系,極大地滿足了人民群眾對旅游產品的新需求;
解讀: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旅游行業的深入推進,在市場自發對旅游產品進行改良和創新的同時,相關政策的出臺也進一步刺激資本涌入旅游市場。
《報告》顯示,兩年來,由要素型產品、園區型產品、目的地產品三大板塊組成的旅游產品體系,共計吸引各類投資累計超過4000億元。
其中,在總投資中占比最高的目的地產品在過去兩年累計投資超2100億元,產品類型覆蓋美麗鄉村、旅游小鎮等熱門項目。目前,在建美麗鄉村項目2500個,特色小鎮項目1100個。
此外,特色餐飲、旅游民宿、房車營地也是資本競相追逐的對象。2年累計投資超1000億元。A級景區、主題公園等園區型產品過去2年累計投資超900億元,目前在建旅游綜合體項目共計1500個。
六、從公共服務上看,全域旅游在“補短板抓提升”上取得明顯成效,進一步健全了綜合目的地服務體系;
解讀:在大力推進全域旅游的同時,為期三年的廁所革命也在2017年迎來了收官之年。廁所革命的開展以及全域旅游的推進,不僅有效補充了各地公共服務的短板,也使得全域公共服務體系逐步成熟。
此次發布的《報告》從廁所、旅游停車場以及旅游集散中心三個方面,公布了全域公共服務體系創建的成績單。
各創建單位共改建和新建廁所25769座,其中30%以上的廁所配備了第三衛生間,“廁所革命”覆蓋城鄉全域。
各地共建設旅游停車場4000余個,在建的旅游風景道3000余條,城市綠道7500余公里,暢達便捷的交通網絡加速構建。
各地建成旅游集散中心2500余個,整合形成多項新功能,旅游集散咨詢服務體系日趨完善。
此外,各地建立旅游政務網、旅游大數據庫、動態監控系統、移動旅游APP等,智慧旅游建設取得明顯進展。綜合環境整治力度加大,實現全域旅游發展成果共建共享。
七、從市場促進上看,全域旅游整體營銷創新推進,成效顯著;
解讀:對于依賴“門票經濟”的景區來說,在旅游旺季到來前,開動營銷機器,寧可賠本,也要賺吆喝的情況并不少見。然而,隨著全域旅游的持續推進,系統營銷機制的建立,或將讓“不賠本,也能賺吆喝”成為旅游行業的新常態。
在8月3日召開的第三屆全域旅游推進會暨人文陜西推介會上,李金早專門針對如何做好全域旅游整體營銷提出5點建議。
第一,堅持系統營銷理念。要把游客的需求作為營銷導向,把整體營銷納入到全域旅游產業發展的大局去思考、去謀劃;
第二,做到產銷精準。要按照“以銷定產”的要求,加強產品開發與宣傳營銷的協調溝通,充分把握旅游市場需求,做到產與銷無縫對接;
第三,整合多方力量。要建立政府部門、行業、企業、媒體等廣泛參與的營銷機制,形成上下結合、橫向聯動、多方參與的旅游營銷格局;
第四,拓展營銷內容。全域旅游,全域營銷,在做好景傳統產品推介的同時,將一切具備觀光、游覽、體驗價值的資源和產品拓展為目的地宣傳推介的重要內容,提升旅游整體吸引力;
第五,創新營銷方式。主動引導其它部門圍繞提高整體營銷效果,加強營銷方式方法創新,有效運用高層營銷、公眾營銷、內部營銷、網絡營銷、互動營銷、事件營銷、節慶營銷、反季營銷等多種方式。(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