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2月5日消息(記者王晶 秦慶翔)“只有疏解非首都功能才能更好地破解北京‘大城市病’,加快構建高精尖的經濟結構。”5日下午,在中央媒體“京津冀協同發展調研行”專題座談會上,北京市常務副市長李士祥如上表示。
目前,京津冀三個地方的發展各有特色和特點,那么在疏解非首都功能和京津冀協同發展之間有何關系? 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李士祥表示,北京作為全國的科技創新中心,擁有90多所高校,300多家科研院所,1.2萬家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300家國家級科技創新基地,聚集了全國一半以上的兩院院士。
“我們去年的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已經超過了6%,構建高精尖的經濟結構,是我們的獨特優勢。”李士祥認為,我們只有通過疏解,一方面為高精尖的經濟結構騰籠換鳥,另外一方面是跳出一畝三分地打造京津冀的創新鏈、產業鏈、園區鏈、價值鏈,打造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的支撐帶,形成新的增長極。
據悉,在疏解存量方面,北京今年年將疏解退出500家一般性制造業企業,清理整治“散亂污”企業2570家,累計完成7000家“散亂污”企業的清理整治。此外,還將開工建設北京工商大學良鄉校區二期、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昌平新校區、北京電影學院懷柔新校區,支持北京郵電大學等9所部屬高校新入住沙河、良鄉高教園區學生4700人,壓縮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規模1260人,壓縮培訓機構3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