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濟南12月1日消息(記者劉一荻)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對新時代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作出重大決策部署,進一步明確了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前進方向和重大舉措。
日前,教育部在山東省濟南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就《若干意見》進行了解讀。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在發布會上表示,《若干意見》中對全社會普遍關注的幼師隊伍建設問題、公辦幼兒園教師待遇等問題提出了解決意見和辦法。同時,有關部門還將強化幼兒園監管,避免“小學化”傾向。
嚴把幼師入口:全面落實持證上崗 保障幼師福利待遇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出要求,嚴格地依照標準來配備教職工,”呂玉剛在發布會上強調。這也是為了保障學前教育保教工作的正常開展必須滿足教職工配備的基本需求。民辦園要按照配備標準配足配齊教職工,嚴禁“有編不補”情況的發生。同時,《若干意見》還要求全面落實持證上崗制度,并健全幼兒園教師培養體系,辦好幼兒師范教育,擴大有質量的教師供給。制定幼兒園教師培訓課程指導標準,實行幼兒園園長、教師定期培訓和全員輪訓制度。呂玉剛透露,下一步教育部還將出臺專項的規劃,全面加強幼兒園教師的培訓,進一步提高幼兒教師的科學保教的素質和能力。
此外,記者了解到,《若干意見》中明確表示要認真解決公辦園教師待遇問題,統籌公辦園教職工公資收入政策、經費支出渠道,確保公辦園所聘用教授的工資及時足額發放、同工同酬。“現在客觀上我們存在著在同一個幼兒園,因為身份的不同,教師的工資存在較大差異的實際情況,所以這次文件明確提出要做好這兩個統籌,這兩個統籌的核心思想就是在工資標準上要統籌,要執行相應統一的工資收入政策。”呂玉剛解釋稱。《若干意見》還要求做到教師工資及時足額發放、同工同酬,并將公辦園當中的保育員、安保、廚師等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的范疇。
“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試點實施鄉村公辦園教師生活補助政策。目前,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特別是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的鄉村教師已經實施了生活補助政策,這次對學前教育幼兒園的老師也給地方留出政策的空間。”值得注意的是,民辦園也應參照當地公辦園教師工資收入水平,合理確定相應教師的工資收入。“這也是一個重大政策,對解決民辦園的教師工資偏低問題進一步明確了這樣的一些要求。各類幼兒園要依法依規足額足項為教職工繳納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強化監管:避免“小學化”傾向 遏制民辦園過度逐利行為
“過去我們幼兒園的監管是一個薄弱環節,也暴露出不少問題,所以這次文件也高度重視幼兒園的監管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在發布會上坦言。他同時表示,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將放在完善教育部門主管和各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監管機制、加強源頭監管、完善過程監管、強化安全監管等方面上。同時,實行幼兒園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制度,對存在傷害兒童、違規收費等行為的,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此外,《若干意見》還對全面改善辦園條件、完善學前教育的教研體系、健全質量評估監測體系,將各類幼兒園全部納入質量評估的范疇,定期向社會公布我們質量評估的結果,接受社會的監督。對于全社會普遍關注的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呂玉剛表示,目前教育部已經部署開展了專項治理工作,確保保教結合,寓教于樂,要遵循幼兒的身心特點,要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同時,將無證園要全部納入監管范圍,穩妥做好排查、分類、扶持和治理工作。
“因為我們的學前教育是重要的公益事業,不能把它作為逐利的一個市場,不能允許有過度逐利行為的存在。”記者注意到,《若干意見》指出在堅持鼓勵支持社會力量辦園的同時,要強化民辦園的規范發展,并提出要穩妥實施分類管理,明確分類管理政策,確保分類登記平穩實施、有序推進。同時針對部分民辦園過度逐利行為要進行堅決遏制。
“對規范發展民辦園主要是在辦園方向上、辦園行為上進行規范,所以這次《若干意見》明確規定了社會資本不得通過兼并收購、受托經營、加盟連鎖、利用可變利益資本、協議控制等方式來控制國有資產或者集體資產舉辦的幼兒園和非營利性的幼兒園,同時規定民辦園一律不準單獨或者作為一部分資產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營利性幼兒園,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者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營利性幼兒園資產等,”呂玉剛表示,這項規定填補了制度的空白、堵住監管的漏洞,促進學前教育回歸教育本位、回歸育人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