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大連12月12日消息(記者田彤 賈鐵生 通訊員孫偉萍)據統計,自2013年8月進入營改增以來,大連地區營改增企業因稅負下降導致的稅收減免83.56億,營改增減稅降負、拉長產業鏈、擴大稅基等多重效應日益凸顯,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轉型振興起到了關鍵性推動作用。
營改增減輕了納稅負擔,激發了企業活力
“營改增最直接的作用在于延伸了抵扣鏈條,擴大了可抵扣范圍,避免重復征稅,將企業經營的稅收成本降到最低。”大連市國稅局貨物和勞務稅處副處長李赫明介紹。
大連市國稅局數據顯示,自去年5月至今年10月,大連市新增四大試點行業納稅人減稅28.69億元,其中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分別實現減稅1.94億、4.97億、0.21億和21.57億;自2013年8月至今年10月,原增值稅行業和前期試點的“3+7”行業因增加抵扣間接減稅44.7億元,全市營改增納稅人總體減稅面為98.99%。
大連三川集團是東北地區唯一一家同時具備國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和建筑行業設計甲級資質的企業,企業經營范圍涉及房地產開發與銷售、建筑工程設計與承包、預拌混凝土生產與銷售等。“全面營改增后,企業經營的各項業務間的抵扣鏈條全部被打通,以往能抵扣的外購服務技術等服務項目現在全部可以抵扣,這大大降低了企業稅負。”企業的財務總監王琳說。截至目前,該集團僅在外購服務一項就獲得了600余萬的可抵額。
進項稅額抵扣讓企業生產投資成本大幅降低,減稅成為反哺投資的利器,為企業擴圍提供了優質的“土壤”。營改增后的減稅效應推動三川集團迅速發展,先后成立了原料采購、運輸、建筑設計分公司,累計實現1060萬元的營改增抵扣紅利,2017年的營業收入較上年增長了39.93%。目前,大連金普新區內已經形成了三川集團為中心的勞務聚集帶,僅2017年,該區新成立的勞務公司多達34戶,有效的推進區域勞務產業集聚形成規模。
營改增的減稅降負效應明顯,激發了原有企業不斷創新擴圍,為地區創業企業提供了發展新思路。今年以來,大連市新增市場主體數量穩步增長,四大行業新增試點納稅人2930戶,前期試點的“3+7”行業戶數增加3585戶。
營改增促進了專業化分工,拉長了產業鏈條
營改增打通了各行業間的抵扣鏈條,解決了制造企業外購服務不能抵扣、服務企業外購貨物和勞務不能抵扣的問題,為東北傳統的產業鏈拉長延伸提供了廣闊空間。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大連加氫反應器制造有限公司是大連傳統工業企業的代表,該企業會計科科長范冬博介紹說:“營改增之前,企業的技術研發和產品設計大部分都由我們自身完成,因為外購是不能抵扣增值稅的,營改增后,外購服務可以抵扣了,企業就將這部分業務都交給集團下的一重集團大連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來做,這讓我們更專注于生產銷售。”范科長提供的一組采購和銷售數據顯示,今年該企業外購的技術研發和設計服務同比增長了49.8%,預計銷售收入將達到25億,比去年的8.29億增長了近三倍。
記者還了解到,截至2017年10月,一重集團大連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的研發設計服務收入達1.5億元,比2016年同期增長率高達160%。同時,今年該企業拓寬了業務范圍,新增了建安服務,單筆成交額達44萬元。
企業主輔分離的新模式拉長了產業鏈,“雙促進”效果不僅體現在傳統工業,在現代服務業也有明顯釋放。
大連博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原)為大連西安路商圈最為代表的羅斯福購物廣場提供物業管理服務,該企業也是營改增拉長產業鏈、促進精細化分工的直接受益者。營改增后,企業將保安服務、清潔清洗、綠植服務、電梯消防、工程改造等服務全部外包給更專業的服務公司,博原的陳會計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這樣做每年我們可多抵扣40多萬進項,占全部進項稅額的三分之二,減輕了企業大概10%的生產成本,企業營業收入在逐年上升。”更加專業的外購服務讓羅斯福購物廣場的對外形象和服務質量有了明顯提高,商場的出租率達到了98.07%,全年客流量同比增加了21%。
“隨著營改增的全面推開,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主輔分離、服務外包、專業化服務等方式,把研發、設計、營銷、物流等內部服務環節從主業中分離出來,促進了專業化分工,拉長了產業鏈條,形成了優化產業結構的新模式。”李赫明副處長介紹說。
營改增培植了優質稅源,擴大了稅基
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后,新增試點企業戶數明顯增加,二三產業創新性融合,傳統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營業收入漲幅明顯,擴大了稅基,形成了新的經濟發展業態。
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大連市工業企業從軟件、信息技術、研發等行業購進的技術服務達34.6億元,同比增長19.0%。營改增將科學技術研發納入到增值稅抵扣鏈條,與實物投入享有同等的增值稅抵扣政策,這對東北“老工業”聯合“外腦”進行科研創新、轉型升級起到了極大地促進作用。
全面營改增試點的推行不但促進了產業間的融合,同時激發了大連市出口服務企業的巨大潛能。大連中遠海運油品運輸有限公司在這方面有一定的代表性,該企業財務負責人張麗穎介紹說:“營改增后,企業的國際運輸業務享受零稅率政策,每年能收到上億元的退稅款,而且國稅局幫我們爭取到了免抵額不征收增值稅附加的福利,真金白銀的政策紅利讓我們企業發展更有動力了。”營改增后,該企業共實現利潤67.9億元,實現免抵退稅額約7.5億元。目前該企業的業務遍及全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港口,已躍居成為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航運公司。
與該企業類似,主要從事離岸技術外包業務的泰科易通科技(大連)有限公司,成立后3年時間里,該企業員工從十幾人發展到百余人,辦公面積由幾百平擴展到上千平,營業收入也呈倍數增長。“營改增打通抵扣鏈條,僅這次擴建裝修,我們一次性收到了43萬的抵稅紅包,這是對我們外資企業發展最直接的鼓勵和支持。”企業負責人王旻高興地說。
記者了解到,大量的企業發展實例證明,營改增的多重效應正在持續釋放紅利,企業發展更加專業化、規范化,稅基不斷擴大,老工業基地產業結構單一、工業品產能過剩的狀況得到了有效改善,“新業態”下的東北經濟振興發展之路已經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