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作文:打通校園生活和社會生活的任督二脈
2016-06-08 10:54: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你確定這不是段子手出的題嗎”“你確定這不是小學生出的題嗎”……今天中午,2016年高考作文題在各大網站及各種微信公眾號中一露臉,在網上寫作文的、吐槽的、點評的馬上出現。
雖然網友們的點評不乏搞笑和惡搞的成分,不過每年高考題的出現就仿佛吹響了對高考、對高考改革、對教育改革進行大討論的集結號。整個社會在這一天以及今后的一段時間里對教育擁有著極高的熱情。
與公眾對語文高考的熱情不同,專家對語文高考試題有著更理性的思考。“今年作文出的10道題總體上體現了一個‘穩’字。”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陳躍紅說。
在專家眼中,語文高考試題是科學的,試題要對考生進行閱讀、理解、表達和鑒賞能力的考查、鑒別。除了有人才的篩選功能,還要有育人功能,體現時代方向和導向,即體現黨和國家政治經濟發展和教育改革方向,并將其內化為對學生寫作能力的考查,這是高考作文命題的指導原則。命題者常說的“一點四面”是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核心,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依法治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創新能力的考查,力求在作文中形成合力,更好地實現高考作文的導向功能和考查功能。同時,高考還要發揮指揮棒的作用,達到對基礎教育的反撥。
其實,這種熱情背后是公眾對教育的熱切關注,及對教育改革的極高期望。人們既希望改革能一下子達到理想狀態,同時又不希望改革波動過大,畢竟,對于千千萬萬個普通家庭來說,高考帶來的是希望。
高考既要接受專家理性的審視,還要接受公眾滿懷期望的揣摩。那么,今年的高考能否達到公眾的預期?能否達到專家的出題目標?對此,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在語文高考一結束,便采訪了教育部考試中心和多位高考語文專家。
創業故事、評價他人生活強烈的時代氣息撲面而來
與往年不同,2016年高考語文作文共10道試題,題型以材料作文為主,其中3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另外7道由北京(兩套,2選1)、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山東等省市命制。
“強烈的時代氣息撲面而來。”華南師大文學院院長陳少華認為,全國Ⅲ卷作文“小羽的創業故事”是在雙創大背景下的題目,既有真實的生活原型,又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小羽在中華茶文化傳統基礎上研發新式花茶,獲得專利后又將工藝流程公之于眾,助力政府規范市場,將新式花茶規模化、產業化,從而帶動鄉親集體致富。
教育部考試中心專家指出,考生可以圍繞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文化傳承與推陳出新,創新驅動與創業環境,優先致富與共同富裕,尤其是經濟新常態下如何以新理念引領發展等諸多話題,由近及遠地生發思考,寫出有才情的文章。譬如,茶葉源于中國,茶葉產業非常具有中國傳統特色,新式花茶的開發因而具有產業轉型的意義,屬于創新發展,同時也具有綠色發展的意義;小羽主動打破技術壟斷、積極制定行業標準的行為,既是“店多隆市”商業規律的生動例證,也是“和氣生財”古訓的現代詮釋,更是當下中國急需的共享發展理念的極佳體現。其他如浙江作文題要求考生就“虛擬”越來越成為現實世界中的“現實”這一最新科技和人文現象,暢談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等,也都利于引導考生關注新形勢、作出新思考、助推新發展理念。
同時,考生也可展示自己的批判思維。人大附中原教學副校長、特級教師沈獻章認為,創業中的小羽研發的新式花茶遭到大量偽劣假冒,考生也可從專利、法制不健全導致市場混亂的方向進行闡述,將課堂學習與課外學習結合起來,表達自己對依法治國的理解。
考試中心專家指出,上海卷的“評價他人的生活”,也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尤其是隨著微博、微信等的出現,社會信息渠道更廣了,信息傳播速度更快了,人與人的聯結更為廣泛。“當人的一舉一動隨時可能進入公眾視野、成為公眾話題、接受公眾評判時,考生可以就此梳理和歸納社會倫理的變遷和每個人對社會輿論的責任進行反思。”專家說。
再如全國Ⅰ卷作文“獎懲之后”,“這道題有諷刺與幽默的風格,首先體現了考生身邊的‘唯分數論’,學生分數的起伏決定了家長老師對自己的態度。”沈獻章說,同時,這個題目切口小寓意大,社會的急功近利思潮豈止體現在家長老師身上,單位甚至政府也有“唯GDP”的發展觀,“如果考生這樣引申,也能展現自己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和思考”。
對中學教育的指揮棒指向了哪文藝腔、花架子不再占優
“我發現,大學選拔出來的學生,‘小清新’多、寫詩寫散文的多、擅長出墻報的多,但會寫論文、會寫階段作業的學生少。”陳躍紅一開口就直指學生高中和大學寫作能力的銜接問題。他認為,高考語文試題的設計,最重要的是考查學生閱讀和寫作的能力。過去出題是對閱讀用功很多,對寫作的研究不深。大家都關心高中作文的能力,甚少關心未來對大學生論文寫作能力的要求。
陳躍紅分析,我國高考作文發展可以分為幾個階段:最早是主題作文,然后是材料作文,現在是材料+任務型作文。所謂“材料+任務型”是選擇適合的材料并把任務隱含其中,給學生敘述和批評的空間。這種題目類型對學生的能力要求正好與大學需求靠近,大學需要應用型、研究型寫作,尤其要體現論說文和專用文體的結合。這兩年全國卷的一些題目都在靠近大學的需求,但有必要進一步深化。
“加強培養學生說理能力是當務之急!”陳少華說,過去評卷,往往會給文學性較強的作文更高的分數,而現在的評卷老師則對無實際信息量的文藝腔不“感冒”了。
“高考作文改革不能被文學家牽著鼻子跑。高考作文考查的核心應該是明確的,即考生的基本書面表達能力。”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分析,未來的大學生可能會當工程師、醫生、公務員,或者是科學家,從事各自行業,因此,高考作文的第一項任務就是需要考查他們的基本語言組織能力,與隱含在背后的邏輯思維。
以學生為本 關注學生生活好題目是讓學生有話說、好發揮
作為中學教師的代表,上海師大附中副校長余黨緒認為,高考試題也要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有利于學生的思維能力展示和考場發揮。
比如讓多數專家非常認可的全國Ⅰ卷作文“獎懲之后”,就讓很多孩子有話可說。
首先,漫畫材料形象、生動、有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容易讓學生聯想自己的學習生活,聯想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的方式方法問題;其次,漫畫的豐富寓意,又可讓學生聯想社會發展的進步與退步,聯想人們對某一事件或某種現象的批評與表揚,反思與之相關的社會評價標準和評價體系問題。
全國Ⅱ卷的作文:“語文素養提升大家談”,既從國家戰略的高度強調語文素養的重要性,更讓考生從自己語文學習的體會出發,就自己熟悉的“課堂有效教學”“課外大量閱讀”和“社會生活實踐”3條途徑作比較,闡述真實看法和理由;不同考生提升語文素養的路線不盡相同,而語文素養這一核心概念的內涵又十分豐富,3條途徑也包含了很多具體的情境;于是,它們之間究竟是怎樣的關系,哪條更重要,哪條更有效,哪條更適合考生自己……諸如此類可以比較和闡述的內容就非常豐富,考生作文的方式就可以很多樣了。
打通校園生活與社會生活形成良好的母語建構與運用能力
“今年的作文題體現了強烈的育人功能,將學生日常校園生活與社會生活打通了,將孩子們的現在與未來打通了,彰顯了我們的文化自信。”來自山西的語文報副總編任彥鈞指出,全國Ⅱ卷“語文素養提升大家談”、北京卷“神奇的書簽”、天津卷“閱讀方式與我的青春閱讀”的作文題不約而同地聚焦語文話題,占了所有試題的近三分之一。尤其是全國Ⅱ卷“語文素養提升大家談”引人矚目地將語文學習、語文素養等問題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予以審視,考生可結合真實體驗和切身感受對語文學習中課堂教學、課外閱讀和社會實踐3種途徑進行總結評價,并由此引申出對語文終身學習與個人終身發展之間關系的思考,聯想到每個人語文素養中的文化理解與傳承,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以及更大意義上的社會整體語文素養與國家的軟實力和文化自信等問題。
沈獻章認為,北京的試題“‘老腔’何以令人震撼”,關鍵就是要闡述清楚“何以”兩個字,首先要闡述老腔的魅力,然后以老腔為起點,展開發散性思維,要展示中華民族震撼人心的藝術和文化。這就要求學生要了解更多的民族遺產。正如考試中心命題專家所說,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征程中,向世界展現真實的、立體的、全面的中國,迫切需要我們在個人和國家層面提升語文素養,形成良好的母語的建構與運用能力。
爭議依然存在 博弈是永恒主題
雖然專家都對今年不少高考作文題目表示了肯定,但是對于高考作文的爭議,永遠也不會結束。
陳躍紅認為,江蘇的題目“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我都不知該怎么寫,感覺無話可說”。對于浙江作文題,陳躍紅則覺得,存在“覆蓋面不夠廣的問題”。雖說浙江經濟發達,像“高科技VR”這樣的題目對杭州、寧波考生可能不是問題,但對山區學生來說卻是很大的挑戰。而且,他認為現實與虛擬的矛盾、鏡像與現實的關系要上升到哲學層面才能寫好寫深,“對18歲左右的孩子是否要求太高了呢?”
陳志文與陳躍紅的觀點正好相反,他認為江蘇考題范圍很廣,誰都有話可說。浙江這種限定論述性題目,出題時是要承擔壓力的,是需要命題人的擔當的,這類考題恰恰符合了國際先進考試,比如ACT、SAT等正在使用的那種“表面是文字、實際是邏輯的考查”的方式。
對于沈獻章等中學特級教師非常認可的北京試題“‘老腔’何以令人震撼”,陳志文同樣有不同意見:“題目沒有開放性和反思空間。”
陳躍紅用了兩個詞評價作文題的難易好壞:“水漲船高”“水落石出”。無論題目難易都對一個省內的學生是公平的,因為題目好寫的,都好寫;題目不好寫的,就都很難。
陳躍紅認為,浙江、江蘇的題目難度大,屬于“水漲船高”,能篩選出優秀的學生;而山東的“背囊”,比較傳統,沒有什么難度系數,屬于“水落石出”,有創新思維的文章也能脫穎而出。
雖然專家們在很多問題上的觀點存在著差異,不過,他們卻在一個問題上比較有共識:2016年高考語文作文引入大量學生熟悉的社會生活內容,激發學生表達真實理解和感受,既避免作文材料假大空泛,又規避套作和宿構對真實寫作能力考查的干擾,使材料型作文題的測試功能不斷成熟和完善。
其實,專家們的意見不同是相對的,而出題人和應考者的博弈是永恒的。所以,如何真正考出應考者的真實水平才是教育者們一直要思考的問題。
本報北京6月7日電
編輯:王丹蕾
關鍵詞:高考改革;高考題;作文題;語文素養;教育部考試中心;以學生為本;語文高考試題;高考語文作文;校園生活;有效教學
“多數人看好高考新方案”“超過半數人最喜歡的科目是化學”,這是中國教育在線針對新高考方案網上調查后得到的結果,該結果與教育在線今天(1日)發布的《2016年高招調查報告》一同發布。從執行時間來看,目前只有上海、浙江、江西、北京、山東、天津、海南7個省份是在原計劃時間內啟動施行新高考,有15個省份是在2018年啟動施行新高考。
2016-06-02 17:23:00
[摘要]天津市日前發布的新高考改革方案提出,將減少政府招生干預,賦予高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權。不少高校招辦負責人表示,將更加注重學生自身素質與專業發展的匹配度,同時,將通過加強與中學的銜接。
2016-05-23 11:41:00
[摘要]希望學生和家長能充分考量自身特長、興趣、理想,從未來10年、20年,甚至更長發展時期來把握自身的選擇,只有這樣才能跳出只看眼前的熱門專業、分數高低等狹窄視角。今年上海共有9所高校開展綜合評價錄取,同時高招將合并一、二本批次,原有的志愿填報方式和投檔錄取辦法發生改變。
2016-05-20 10:19: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