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莊村兒童福利主任郭惠與孩子們一起做游戲。 資料照片
李高強(化名)是河南洛寧縣趙村鎮東上村的一名小學生。去年,5歲的他突然患上腎病綜合征。李高強住院期間,每天花費近千元,母親不堪重壓離家出走,只剩父親苦苦支撐。
東上村兒童福利主任賀清波了解情況后,在村里和網上發起募捐。村民踴躍獻愛心,短短一天,就籌得善款2萬元,解了孩子看病的燃眉之急。“現在村里又給他們家辦了低保,孩子的病情比較穩定。”
光有一腔熱情遠遠不夠
賀清波曾是村里的一名老師,1998年他開始外出打工,后來自己做生意,社會閱歷比較豐富,但這些工作都未能讓他“安定”下來。2012年,他“轉行”成了村里的一名兒童福利主任。
“我原以為兒童福利主任的工作就是帶著孩子們做做游戲,幫助解決點兒實際問題,可后來發現并不是那樣。”賀清波告訴記者,實際工作中,針對不同孩子存在的問題,賀清波要分別給他們想辦法、出主意。
“當好福利主任光有一腔熱情遠遠不夠,還要懂點心理學,會點社工知識,了解點法律,得是全才。”賀清波告訴記者。
洛寧縣像賀清波這樣的兒童福利主任共有388名,他們為本村兒童的大事小情操心奔走,幫助孩子們解決各類生活困難。
孩子們把我當“媽媽”
郭小輝(化名)是洛寧縣余莊村的一名留守兒童,家里經濟困難,父母常年外出務工,由于從小缺乏父母關愛,小輝的性格十分內向,不愿與人交流,一度成了翻墻盜竊的“問題少年”。他的情況引起了該村兒童福利主任郭惠的關注。
為了幫小輝改掉惡習,郭惠常常找時間與小輝聊天,還把小輝帶回家打羽毛球,讓他學習畫畫,參加周末和節假日的兒童之家活動。為了讓他和同學們有更多溝通,郭惠還動員小輝加入了學校足球隊。在今年洛陽市的足球比賽中,小輝上演了“帽子戲法”,幫助球隊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這孩子前后變化太大了,話多了,笑容也多了。現在的小輝愛學習、懂禮貌,我感到很自豪。”郭惠高興地說。
郭惠的本職是教師,和孩子們尤其是困境兒童的長期相處,讓她從過去的教學任務中放開眼界,開始關注兒童心理和人格的發展。“村里留守兒童較多,大多數由老人照料。老人們基本上不識字,不知道如何更好地跟孩子們溝通,更不會和孩子們玩游戲。”
現在,借助聊天工具,郭惠把許多家長拉進“兒童之家”微信群。在這個平臺上,孩子家長不管在哪,都能隨時了解孩子的學習、生活信息,家長的發言也十分活躍。
線下,郭惠和孩子們一起看書、聊天、做游戲,周末的“兒童之家”熱鬧非凡。“這里有書籍和玩具,小朋友都喜歡來玩,孩子們把我當‘媽媽’,也愿意和我分享他們生活中的小秘密。”郭惠說。
如今,孩子看不起病的申請醫療救助、上學困難的尋求教育救助、沒戶口的到派出所上戶口……不管孩子有啥問題,大家都愿意找郭惠幫忙。
打通兒童福利體系“最后一公里”
洛寧縣民政局副局長杜黎明介紹,兒童福利主任多是村兩委成員,有教師,也有普通群眾。這份工作對他們物質上的補助并不高,“經常裹不住電話費”,干這份工作全憑一副熱心腸。“目前,洛寧縣已有388個行政村設立‘兒童福利主任’,全縣未發生過一起兒童傷亡或其他惡性事件。”
據河南省民政廳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處工作人員介紹,河南僅16歲以下留守兒童就有400多萬人,全省兒童福利主任1.6萬名。初步建立了覆蓋市、縣、鄉、村四級的基層兒童福利服務體系。漯河、鞏義、林州、上蔡、洛寧、葉縣6市縣還被列入民政部“百縣千村”基層兒童福利服務體系建設試點范圍。
“‘兒童福利主任’的設立,解決了兒童福利體系‘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洛寧作為民政部最早設立“兒童福利主任”的地區之一,效果明顯。據悉,2020年底前,河南將實現每個村(居)民委員會設立一名兒童福利主任或兒童福利督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