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興鐘老人在制作龍頭風箏。資料照片
本報記者 李堅
重慶市江津區白沙鎮的楊興鐘是遠近聞名的“風箏老人”。跨進楊興鐘家,仿佛走進了“風箏世界”。從沒有支架的“無骨風箏”,到尋常的平板動物風箏,再到立體的“巨龍風箏”,不到10平方米的小房間里,存放著近百只風箏。
這一陣,楊興鐘正忙著為鎮上學校的孩子們做魚風箏。可別小看這小小風箏,做起來大有乾坤。
“我做的是傳統風箏,竹子做骨架,紙做肉,講究‘扎、糊、繪、放’。”風箏樣子早已刻在腦海中,楊興鐘開始裁紙。紙要用枸皮紙,韌性好、不易破、易上色。對齊折疊,裁剪拼接出魚的樣子,再小心地剪掉毛邊,就可繪圖上色。顏料濃度要適中,既保證顏色鮮艷,紙張又透氣不暈染。隨著畫筆在紙上靈巧移動,一條栩栩如生的魚躍然于紙上。
接下來做風箏的骨架。“最難的是削竹條,這是精加工,把竹條削成不同寬度和厚度的竹篾,滿足風箏不同部位的受力。”削竹條傳統多用“抽削”的方法,楊興鐘有自己的絕活:自制的木工刨子。只見他左手將竹條卡在細槽內,右手橫向持刀,刀刃壓在竹肉上,左手用力把竹條向后抽出,竹肉即被削掉一層。幾個回合下來,一根竹篾就形成了。楊興鐘戴上眼鏡,將削好的竹篾輕輕折成弧形,仔細觀察厚度和寬度是否一致,“竹篾厚度一致,受力才能均勻,風箏才能起飛。”
楊興鐘7歲時便與風箏結緣。那時,還在上小學的他,拿著積攢的零花錢買了人生中的第一只風箏,可惜風箏剛起飛就在大風中毀壞,于是楊興鐘暗下決心,一定要學會制作風箏。65年時間,他從無骨風箏開始學起,一點點鉆研各種風箏的做法,退休后,更是把全部精力和時間都放在了風箏上,制作了2000多只風箏,種類多達四五十種,成了遠近聞名的“風箏老人”。
“看到那個中華龍風箏了嗎?”2000多只風箏,楊興鐘最津津樂道的就是它。龍尾長50多米,龍頭做工精細又輕巧。“龍頭包含幾十個部件,有120根竹篾,經過破竹、定型、捆扎、裱糊等17道工序,重量不到200克。”楊興鐘說。在國際風箏節上,楊興鐘這只“中華龍”驚艷全場——微風徐來,龍眼閃爍,活靈活現,同行紛紛贊嘆“風箏‘活’了”。
名氣大了,不少想買風箏的人找上門來。“風箏是我制作的‘藝術品’,一根竹篾、一根風箏線都飽含我的心血。”這樣“寶貝”的風箏,楊老大部分都送給了風箏愛好者和留守兒童。不僅如此,楊老還打算將自己制作風箏的過程和方法記錄下來、整理成冊,贈送給更多的年輕風箏愛好者,讓這門手藝代代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