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夕,安徽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一位身體瘦削的82歲老人站在抗戰(zhàn)英烈蔡炳炎墓前,身體前傾,眼神凝望著墓碑旁的銅像,若有所思地念叨著“父親,我是老八浙生。您犧牲時,我才一歲多,如今,已年過八旬。”
蔡炳炎,1902年出生于合肥東郊,1937年8月26日,殉國于有“血肉磨坊”之稱的淞滬會戰(zhàn)上海羅店戰(zhàn)場。
面對極其殘酷的淞滬會戰(zhàn),少將蔡炳炎深知這場戰(zhàn)爭意味著什么。從1937年8月21日至22日,他連發(fā)多封家書,既有對國家生死存亡的憂愁,也有對妻兒的掛念,尤其提及“老八資質(zhì)甚佳,我頗愛之,希注意保育為要!”六天后,他在戰(zhàn)場上為國捐軀。
“老八”便是如今居住在合肥廬陽高河埂社區(qū)的蔡浙生老人,也是蔡炳炎英烈兒女中唯一在世者。“年歲越長越思念父親。年輕時沒有,現(xiàn)在每次去掃墓,心里就受不了。”說到這兒,老人哭了。
父親犧牲時,蔡浙生只有一歲。直到上小學,他才知道父親是一名抗戰(zhàn)烈士。隨著年齡增長,依靠散居海內(nèi)外的親朋好友所提供的信件、照片,父親的形象在蔡浙生心中才逐漸清晰鮮活起來。
在家鄉(xiāng)人記憶里,蔡炳炎“愛國家、愛人民,愛家庭”。在前線所寫最后一封家書中,他還嚴厲指責了一位逃兵,“周難于此次過漢,乘機潛逃,此人瘦弱無忠骨,所以不可靠。殊不知國難至此已到最后關(guān)頭,國將不保,家亦焉能存在?如到皖,不得令其居住。”
2015年9月18日,抗戰(zhàn)烈士蔡炳炎之子蔡浙生為安徽省合肥市朝霞小學學生講述抗戰(zhàn)故事。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牢固樹立愛國主義思想,這是對我最大的教育。” 每每想起父親時,蔡浙生都倍受鼓舞。合肥市廬陽區(qū)民政局優(yōu)撫科科長孫龍告訴記者,蔡老退休前是合肥市政協(xié)副秘書長,卻從未利用職務之便為己謀利,他始終要求自己“奉公守法、廉潔自律、努力工作、不圖私利”。
“爺爺要求后輩子孫,愛國始終是第一位的。”作為一名90后,蔡浙生的外孫女王啟涵對愛國有著深刻理解。她說,“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必須牢記烈士先輩們的壯舉,銘記這份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無論在各行各業(yè)都要為祖國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又逢一年清明,蔡浙生給父親寫了封遲到的回信,距離父親的絕筆家書已相隔81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了!久經(jīng)磨難的中華民族實現(xiàn)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您所希望見到的一切,我替您見證了!”
洋洋灑灑三頁信紙,蔡浙生說自己想說的話太多太多。
想告訴父親,1985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已追認他為抗日革命烈士。1986年夏天,家鄉(xiāng)合肥還為他舉行了烈士遷墓儀式,昔日舊部好友紛紛送上挽聯(lián),“壯烈殉國 精神千古”“英烈永垂”……
想告訴父親,遷墓儀式后,生母趙志學從美國遷居合肥,直至1992年去世后與其合葬。“當年戰(zhàn)火紛飛,母親一人照顧不了三個子女,帶著大哥離開,輾轉(zhuǎn)多地,后僑居美國。客居美國數(shù)十年,母親一直保留著中國國籍。相見那一年,我50歲,母親76歲。”
2014年,民政部將蔡炳炎列入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為了紀念蔡炳炎,合肥市政府將其故居附近的柳蔭塘路更名為“炳炎路”。
得到這個消息后,蔡浙生很高興,趁著腿腳尚好,沒事就去看看,“父親‘愛國家、愛民族、愛人民’的精神如同這腳下的路,我們會一直走下去”。
“又是一年清明,讓我再陪您說說話。”信件末尾,這位八旬老人寫下了對父親最深的緬懷和思念。
記者張紫赟、陳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