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原標題:春耕生產開局好 夏糧豐收基礎牢
4月25日,農業農村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全國春耕生產情況。據介紹,截至4月24日,全國已春播農作物4.41億畝,完成意向的33.2%,進度同比快1個百分點。
“今年春耕生產進展順利、開局良好,夏糧生產基礎較好。”農業農村部種植業司副司長潘文博表示,“從氣候、政策、市場等多種因素來看,今年春耕生產呈現三大特點,概括起來是‘優、綠、融’三個字,即種植結構繼續調優,生產方式持續調綠,農機農藝深度融合”。
水稻、玉米面積調減
糧食產能鞏固提升的同時,今年種植意向呈結構調優態勢。一是減少無效供給,水稻、玉米面積調減,預計今年水稻意向種植面積4.4億畝,比上年減少1000多萬畝;二是增加有效供給,大豆、雜糧雜豆等緊缺品種面積擴大,預計雜糧雜豆1.4億畝,增加100多萬畝;三是增加高效供給,綠色優質產品面積擴大,強筋弱筋小麥、優質稻谷、“雙低”油菜、高蛋白大豆等面積增加。
清明節前后我國大部地區出現了強降溫天氣。據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初步調查,強降溫造成小麥嚴重受凍面積約100萬畝。專家會商認為,強降溫造成局部地區小麥受凍,但影響總體有限,嚴重受凍面積不到全國小麥面積的0.3%。小麥生育期長,具有較強的調節能力,只要后期管理跟上,還有可能彌補損失,加上全國大部分地區小麥長勢正常,如果后期不發生大范圍極端天氣,奪取今年夏糧豐收是有基礎的。
目前,正值春播高峰期,也是夏糧產量形成的關鍵期。農業農村部表示,為實現穩定和優化糧食生產的目標,將指導各地加強機具調度,搞好整地和適時播種。特別是對一些農時緊、勞動力緊缺的地方,發揮生產性服務組織的作用,開展代耕代種、代育代插等服務,確保播種任務高質量完成。
輪作休耕提速擴面
今年是“農業質量年”,農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綠色轉型。農業農村部開展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大力推進病蟲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選擇150個縣開展全程綠色防控試點。推進綠色高質高效創建,選擇325個重點縣開展整建制推進,集成推廣綠色生態環保、資源高效利用、生產效能提升的綠色高效技術模式。繼續開展耕地輪作休耕試點,試點面積增加到3000萬畝,調減華北地下水超采區、西南西北條銹病菌源區及新疆塔里木河地下水超采區的耗水、低產小麥面積。
如何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潘文博認為,要重點抓好“三聚一創”。聚焦重點推進,突出果菜茶等用藥用肥大的作物,特別是優勢產區、核心產區和品牌基地,集成推廣一批綠色高效的技術模式;聚合資源推進,充分利用現有的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秸稈綜合利用、黑土地保護利用和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等項目資金,支持農民積造有機肥,促進就地還田利用;聚集力量推進,構建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多方支持的格局,推進產學研結合;創新機制推進,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金融創新等方式,撬動社會資本參與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
機械化全面發展
如何破解農業“用工難、用工貴”“誰來種地、怎么種地”的難題?推進農機化、實現“機器換人”是題中之義。農業農村部預計,春耕期間,全國將投入各類農機具2200萬臺(套),目前已投入1560多萬臺。水稻、春玉米、春小麥、春大豆等糧油作物機耕率穩定在90%以上,機播率達到52%。同時,拖拉機衛星導航作業、高速精量播種、插秧同步側深施肥、無人機植保等新技術廣泛應用。
據農業農村部農機化司副巡視員王家忠介紹,今年中央財政安排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86億元,已提前下達各省份,各地正陸續啟動實施。與往年相比,2018年的購機補貼政策有一些變化。一是全面推行補貼范圍內機具敞開補貼。購置補貼范圍內的機具,都可以申請補貼;二是拓展了補貼機具資質渠道。除通過農機推廣鑒定的產品外,今年可將通過相關部門認證的農機產品作為補貼機具,包括進口農業機械。
從去年開始,農業農村部加大了全面機械化的推進力度。王家忠說,今年將重點補齊玉米籽粒直收、甘蔗機種機收、棉花機采等短板環節,再創建100個率先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的示范縣,引導有條件地區向高質高效機械化升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喬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