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作為衡量“三農”發展水平和質量的重要指標,農民增收一直是我國農業農村工作的關鍵。改革開放40年來,農民收入持續攀升,為農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提供了必要的經濟基礎。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出臺了一系列惠農富農政策,有力地拉動了農民收入的快速增長。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了2017年的13432元,增長了一百倍!農民的錢袋子更加殷實。
農村改革釋放農民收入紅利
改革開放初期,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農村改革在廣闊的農村大地上鋪展開來,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產品長期供給短缺的局面得到完全扭轉,農民逐步解決了溫飽問題。緊接著,國家先后出臺了減免農業稅、實行糧食直接補貼等一系列惠農舉措,提出了三權分置、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等,讓農民收入來源由單一的家庭經營收入轉為家庭經營、工資、轉移和財產收入并駕齊驅,農民的收入進入了“快車道”。
“趕上了新時代呀,從人人分地到人人持股,今年又人人分紅,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作為40年前安徽鳳陽縣小崗村“大包干”18個帶頭人之一,嚴金昌老人對改革開放以來的農村改革深有感觸的說。小崗村從“大包干”的“紅手印”到確權頒證的“紅本本”,再到集體股份合作、“三變”(資源變資產、農民變股東、資金變股金)改革“分紅利”,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了小崗農民的富裕路。2017年,小崗村集體收入和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達到了820萬元和18106元。
今年上半年,隨著農村改革的穩步推進,一二三產業加快融合發展,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7142元,增長8.8%,增速快于城鎮居民0.9個百分點。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步縮小,農民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農民正朝著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
從收入結構入手 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改革開放以來,農民財產性收入在農民收入中的比重一直不高,如何讓農民手頭資源產生效益,提高財產性收入?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給出了答案,它實現了農民對集體資產的占有使用和收益分配的權利,讓農民共享農村改革的發展成果。截至目前,全國已有超過13萬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完成改革,累計向農民股金分紅3251億元,增加了農民收益。
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作為農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如何將農業生產中獲得的收入再提高,是農民一直最關心的問題。近年來,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實現了農產品增收增綠,三產融合、延伸產業鏈條提高了農產品效益。今年上半年,農民經營性收入增長達到了6.1%。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說,經營性收入仍是農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讓農民持續增收,需要持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業全產業鏈提質升級,增品質、創品牌,提升農業效益。
此外,農民工資和轉移性收入在農民增收中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推動下,農民創業就業增加,上半年,從事農村電商和休閑旅游就已達到了4000萬人,工資性收入增長了9.5%;糧食等農業產業補貼力度的加大,提高了農民轉移性收入,在2017年農民收入的占比中達到了19.4%。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拓寬農民增收渠道,鼓勵農民勤勞守法致富,增加農村低收入者收入,擴大農村中等收入群體,保持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鎮居民。農業農村部在4月份的新聞發布會上就表示,今后要部署好農民增收的各個方面,推動農民收入“四個輪子”一起轉,讓農民增收致富。
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就是要增加農民收入。農民既是鄉村振興的主體,也是鄉村振興的受益者,讓農民富裕起來了,新農村建設的步子才會加快。在接下來的農業農村工作中,要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不斷開辟農民收入新的增長點,讓農民的生活蒸蒸日上,才能早日實現鄉村的全面振興,推進全國農村如期同步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文/魏利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