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寒冬腳步的到來,近日來,中國北方多地已經進入供暖季。記者注意到,為保證能源供應穩定、價格平穩,多部門都提出了針對性的舉措。與此同時,在今年冬季氣象條件不利的條件下,又要如何兼顧百姓溫暖過冬和藍天白云?

  多城開啟供暖季 河北河南多地今起開始供暖

  近日,中國多地已經開始正式供暖。

  僅在今天,開始正式供暖的城市就有河北省石家莊市、廊坊市、保定市、唐山市、滄州市,河南省鄭州市、新鄉市、許昌市、商丘市等,西藏自治區拉薩市也于今日正式供暖。

  而原本定于今日正式供暖的北京則已于14日提前供熱。根據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供熱辦的消息,2019年至2020年采暖季的正式供熱時間提前至11月14日0時,居民室溫須達到18℃標準。

  而在此前,入冬時間更早的哈爾濱市、沈陽市、大連市等東北多個城市,以及天津市、山西省太原市、河北省秦皇島市已經啟動供暖。

  氣象條件不利 如何保證藍天白云?

  每年供暖季,中國北方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空氣污染。在今年秋冬季氣象條件不利的條件下,如何既保證民眾溫暖過冬,又最大限度地保證藍天白云,備受關注。

  國家氣候中心的預測顯示,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今年極有可能成為史上全球平均氣溫最高的年份之一。受此影響,今年秋冬季北方風速小,氣溫偏高,冷空氣活動少,強度偏弱,可能出現霧霾持續時間長、覆蓋范圍廣的情況。

  在此背景下,“煤改氣”“煤改電”等清潔能源取暖成為保衛藍天白云的一大關鍵舉措。

  “實踐表明,清潔取暖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改善空氣質量最關鍵的舉措,對降低PM2.5濃度的貢獻率達1/3以上。”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此前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

  記者注意到,在散煤替代、清潔取暖的進程中,多地已經取得了較大進展。生態環境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10月底前,“2+26”城市完成散煤替代524萬戶。其中,天津市36.3萬戶、河北省203.2萬戶、山西省39.7萬戶、山東省114.3萬戶、河南省130.7萬戶。

  除了做好清潔取暖的“加法”,中國也一直致力于散煤治理的“減法”。今年10月印發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就明確提出,加強監督檢查,防止已完成替代地區散煤復燒。

  其中,對已完成清潔取暖改造的地區,地方人民政府應依法劃定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并制定實施相關配套政策措施。對暫未實施清潔取暖的地區,開展打擊劣質煤銷售專項行動,對散煤經銷點進行全面監督檢查,確保行政區域內使用的散煤質量符合國家或地方標準要求。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清潔取暖和溫暖過冬,絕不是站在對立面之上。對此,生態環境部還特別重申,始終堅持統籌協調溫暖過冬與清潔取暖,以保障群眾溫暖過冬為第一原則,堅決反對新的采暖設施不到位就拆除群眾原有取暖設施的“一刀切”問題。

  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有關負責人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堅持先立后破,在未落實氣源電源、不具備供氣條件下,或未經過一個采暖季檢驗的新改造用戶,原有取暖設施不得拆除,并預備潔凈煤兜底保障“雙保險”。

  多部門保障能源供應、價格平穩

  推進清潔能源改造,氣源和電源的保障是基礎。今年秋冬季,為把清潔取暖這件為民造福的事辦好,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地方人民政府、央企,不斷加強電源、氣源供應保障。

  針對往年曾出現的天然氣供應緊張的情況,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生態環境部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部門持續抓好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加快2019年天然氣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重點工程建設,加快儲氣設施建設步伐。優化天然氣使用方向,采暖期新增天然氣重點向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等傾斜,保障清潔取暖與溫暖過冬。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此前在發布會上介紹,今年各地散煤治理任務中,“煤改電”、集中供熱、地熱能等方式替代比例超過50%,更加突出多種方式替代,力爭較大程度緩解天然氣保供壓力。

  在能源價格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主要負責人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煤炭、天然氣生產增速均有所回升,奠定了資源供應保障的基礎。目前,全國重點電廠存煤保持在26天以上,處在歷史同期較高水平;已建成儲氣能力接近200億立方米,可動用的儲氣量比去年同期進一步增加,為保供應、穩價格奠定了堅實基礎。

  該負責人還表示,供暖季期間,各地不再調整居民用氣終端銷售價格。對居民用氣“量價齊保”,居民用氣門站價格不上浮;對學校、醫院、公共交通等非居民中的民生用氣“保量穩價”,在基準門站價格基礎上上浮不超過20%;其他市場化氣量價格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相關部門加強市場監管和預期引導。(冷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