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濟兼
文化和旅游部、國務院扶貧辦近日印發通知,支持各地特別是國家級貧困縣以傳統工藝為重點,依托各類非遺項目,設立一批特色鮮明、示范帶動作用明顯的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幫助貧困人口學習傳統技藝,提高內生動力,促進就業增收,鞏固脫貧成果。這一重要舉措的出臺,為深化文化和旅游扶貧作出了新的探索。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通過政府投資、對口援建、合作共建等方式,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推進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建設,可謂一舉兩得。一方面,一些地區脫貧摘帽以后,仍然面臨脫貧成果有待鞏固、產業形態有待更新、長效機制有待建立等現實問題。另一方面,在全球化趨勢加強和現代化進程加快的當下,一些依靠口授和行為傳承的文化遺產因經濟效益有限,傳承后繼乏力,正面臨不斷消失困境。然而,通過“非遺+扶貧”,促成兩項工作對接和優勢互補,能夠有效彌補各自短板。統計顯示,2019年全國共設立非遺工坊2310個,帶動46.38萬人參與就業,帶動20萬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顯示出“非遺+扶貧”的巨大空間。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解決貧困問題最好的辦法,是增強貧困人口自身的就業能力,通過強化“造血功能”激發內生動力,發展壯大非遺事業同樣需要抓住人這個根本所在。近年來,國家通過稅收優惠、貼息支持、財政獎補等機制,引導資金、土地、人才、技術、管理等各種要素向貧困地區聚集,為脫貧攻堅形成了強大合力。隨著貧困地區交通路網的改善,網絡直播、在線銷售等模式的普及,為脫貧攻堅營造了良好的“硬件設施”。在此基礎之上,脫貧攻堅引入文化資源進行“軟件升級”,強化“造血功能”,就更加大有可為。
推進“非遺+扶貧”,需要強化“換道超車”思維。互聯網時代跨界融合的顯著特征,為貧困地區、非遺項目的后發趕超提供了新的契機。一些地方通過創新實踐模式、廣泛搭建宣傳平臺,推動傳統手藝融入民眾生活,進而找到與現代生活的結合點,一批“非遺”項目在市場中重新煥發了生機,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放大“非遺+扶貧”的乘積效應,需要強化“非遺+創意”、“非遺+網絡”,更加主動地擁抱互聯網經濟等新業態、新渠道,為實現文化歷史資源和市場運營的對接營造便利條件,進而解決一些地方和部門推進扶貧和發展非遺工作中辦法不多、手段有限等問題。
推進“非遺+扶貧”,需要深入實際、突出特色。“非遺”項目有著濃郁的地方特色,傳統技藝的傳承對于人員選擇也有一定的門檻,有關地區和部門要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深入了解目標對象的現實需要和個人特長,根據非遺項目的獨特屬性和地區資源稟賦,審慎評估項目開展的可行性,通過加強人員培訓、加大宣傳推廣,做好居間撮合、促成融合的基本功,既發揮好政府保障和引導作用,又引入市場的源頭活水。要加強對“非遺+扶貧”的頂層設計,更好地促進非遺保護傳承全面融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國家重大戰略,逐步建立穩定、長效的非遺工坊建設和運行機制,讓非遺助力精準扶貧的步子邁得更穩、行得更遠。
(作者系媒體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