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山東聊城市茌平區耿店村村民曹有忠的6個大棚的西紅柿正進入成熟期。雖然第一茬西紅柿產量不高,每棚只能產出千斤左右,但眼下市場行情不錯,每棚能收入3000多元,足夠收回投入。

  1988年出生的曹有忠大學畢業后,在外打拼了8年多。看到家鄉一天比一天好,2018年,他決定回村搞溫室大棚,還在村里幫助下種起了梨樹。今年,他的溫室大棚第一季尖椒毛收入16萬余元,18畝葡萄也結了果。

  地處魯西平原的耿店村是個純農業村,當地有搞蔬菜大棚的傳統,但大都是簡陋的“小土棚”。從10多歲起就跟著父親種菜的任傳華,對當年那種占地不到一畝的“小土棚”印象深刻。“大棚上面有40張至50張草苫子,每張至少70斤重,早晨拉、晚上拽,可不是件輕快活。”任傳華說。更難的是銷售,年輕人嫌起早貪黑賣菜也賣不出好價錢,紛紛外出打工。一個780人的村子,一下子走掉200多人,任傳華就在其中。

  近幾年,任傳華又選擇回村種菜,這是因為村里的蔬菜產業有了產前、產中、產后的一體化服務平臺。“訂苗到村里的苗場,種菜有技術服務,賣菜有批發市場,沒有了后顧之憂。”任傳華說,為了加快蔬菜大棚發展,從2002年開始,耿店村黨支部書記耿遵珠帶著村民去壽光取經。回來后,他們將當地落后的“小土棚”改造升級成第四代高標準卷簾機大棚;對苗種改良,種上了效益較高的黃瓜、尖椒、西紅柿;在2003年建立了蔬菜批發市場,解決了村民賣菜難問題;2008年,村里成立了合作社,解決了土地流轉難問題;2009年,村里又成立了育苗廠,解決了菜農買苗難問題,這些舉措讓耿店村的蔬菜大棚走向快速發展軌道。

  “只有吸引年輕人返鄉創業,產業發展才能后繼有人。”耿遵珠說,村里制定優惠政策,凡是回村搞大棚的青年,村委會負責統一流轉土地,配套完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2015年以來,耿店村先后有近百名青年返鄉建起了高標準大棚。去年以來,又有10多名外地媳婦、外地女婿紛紛來到耿店村創業。

  年輕人返鄉創業,使耿店村重新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棚二代”進一步提升了棚菜生產的規模化水平,平均種七八個棚,年收入在20萬元左右。在他們的帶動下,大棚不斷升級改造,智能控制水平不斷提高,有的還搞起了生態有機、無公害品牌。曹有忠建起了村里第一家淘寶店,搭上電商快車,把村里的果蔬賣到了全國各地。

  今年,耿店村新建大棚85個,改擴建水肥一體化、智能放風大棚13個,全村蔬菜大棚發展到700個。耿店村人均年收入超過3.5萬元。耿店村從事大棚蔬菜種植的“70后”“80后”“90后”占到八九成,成了鄉村振興的生力軍。(經濟日報記者 王金虎 通訊員 劉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