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如何振興鄉村?各地根據各自的條件,找出了不同的方式。
上海:依托環境和地理位置 打造母嬰康養產業
在上海寶山區羅涇鎮,綠樹成蔭、環境優美,一棟棟民居別具特色。當地根據自然和地理條件,以母嬰康養為特色,打造母嬰康養產業村。
母嬰康養企業負責人 曹偉:我們大概為村集體解決了近50多個村民的就業,培養了近千名百姓學習護理知識,有很多人也通過我們這個平臺找到了工作。
村民 單正玉:我覺得回鄉就業個非常好,給我提供一個就業的機會,還可以照顧到家里。
目前,塘灣村母嬰職業技術培訓基地已投入運營,年計劃培訓2000人,提供住家服務4000人次,帶動新增就業180人。相關企業與鎮村共同出資,組建管理公司運營,農民可分享收益。
上海寶山區羅涇鎮鄉村振興示范村駐村第一書記 王律峰:下一步,我們將更好推進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不斷地通過產業的發展,把村集體經濟做的越來越好,讓老百姓得到切實的實惠。
青海樂都:發展生態旅游 努力推進鄉村振興
在青海海東,曾經貧困的的卯寨村依托自身自然條件,變成了吸引八方游客的景區,靠著發展鄉村生態旅游徹底擺脫了貧困。
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卯寨村黨總支部書記 李連和:我們這一條溝是一溜田、兩溜山,高堎起坡、水不沾。以前我們的路都是坑坑洼洼,作為一名老黨員,掙了錢要想辦法把山綠化起來。
山綠了,環境變好了,游人也多了起來。家住卯寨景區的王存文,以前的收入來源只靠種地和打工,一年最多收入一萬多元。現在,王存文兩口子在卯寨景區臨街開了一家小吃店,生意非常紅火。
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卯寨景區個體工商戶 王存文:生意一年比一年好,一天能賣一兩千。現在錢也掙上了,比外面打工強,每年還有水滑道的分紅,每年能拿到兩萬塊,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