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文明祭祀新風尚的形成,近日,山西陽泉礦區蔡洼街道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移風易俗過清明,新風尚里寄哀思”系列活動。
菜市社區“指尖寄相思”活動現場,工作人員李慧圍繞活動主題,和居民聊起了清明節傳統習俗。居民們踴躍發言,“插柳帶柳”,寓意驅邪避災和紀念農事鼻祖神農氏;“吃青團”,寓意生活甜蜜、福氣滿滿;“掃墓祭祖”,每逢清明節,后人會前往墓地,上香擺供獻花,表達對先人的懷念……隨后,大家一起觀看清明節文明祭祀專題視頻。
工作人員李慧詳細講解扎花步驟,還動手示范起來,手把手教居民扎制作紙藝花束(礦區新聞中心供圖)
“將紙對折,用雙面膠粘一側,然后用剪刀剪出細條……”。李慧詳細講解扎花步驟,還動手示范起來,手把手教居民扎制作紙藝花束。社區居民一學就會,先扎好的居民們開始在事先準備好的賀卡上涂色,并在背面寫下緬懷親人的話語。一張張賀卡上繪有春日繁花、青山綠水的圖案,字里行間飽含深情,大家借這小小的“指尖創作”,寄托對已逝親人的思念。活動結束后,大家帶著親手制作好的精美花束,組成“宣傳小分隊”,向轄區居民分發花束和文明祭祀宣傳冊,講解文明祭祀意義,倡導文明新風尚。
馬書劍為居民宣講文明祭祖和森林防火知識(礦區新聞中心供圖)
馬書劍配合社區對上山祭祀的居民進行登記、檢查(礦區新聞中心供圖)
與此同時,在蔡西社區防火卡點也在開展文明祭祀,護林防火宣傳活動,工作人員和志愿者既是宣傳員,也是監督員,引導群眾進行安全、環保的祭祀。參與這次志愿服務的馬書劍,是中北大學環境與工程學院的一名研究生。他趁著假期回家,到社區為居民宣講文明祭祖和森林防火知識,配合社區對上山祭祀的居民進行登記、檢查,嚴禁攜帶火種上山。他說:“文明祭祀不僅是對環境的愛護,更是現代科學傳承孝道文化的方式。作為一名新時代青年,我會帶頭倡導綠色祭掃新風尚,用實際行動守護生態環境、傳承優秀文化。”
據悉,蔡洼街道還在線上發布《清明節文明祭祀倡議書》,倡導居民摒棄陳規陋習,采用敬獻鮮花、網絡祭祀、家庭追思、踏青遙祭等文明低碳的祭祀方式緬懷故人。(張佳雨 賈宇洋)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