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tkqou"></i>
  • <i id="tkqou"></i>
  • <i id="tkqou"></i>

          央廣網

          Apple Pay在華失意 銀行轉向二維碼支付

          2017-04-19 09:30:00來源:一財網

            ApplePay在中國幾乎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第一財經記者日前在上海南京西路幾家ApplePay合作商鋪走訪時發現,目前每天使用ApplePay付款的客戶僅占個位數,而微信、支付寶支付則是絕對的主流。距2016年2月18日ApplePay正式在中國上線已經過去一年之久,雖然在上線12小時內的綁定銀行卡數量超過3800萬,但時至今日,曾經紅極一時的ApplePay在華拓展已然困難重重。

            一位銀行高管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ApplePay上線之初,銀行和銀聯其實非常看好這一類非接觸式支付方式的未來,并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財力去推廣,但由于此類支付方式的用戶體驗稍遜,且在市場推廣方面場景有限,最終敗下陣來。

            而銀行目前已經意識到在移動支付市場上想要占據一席之地,應該改變思路,開發自己的二維碼支付或是選擇與微信、支付寶展開合作。

            ApplePay在華陷入苦戰

            以ApplePay為主導的非接觸式支付在與微信、支付寶為主導的二維碼支付的博弈中,似乎已初現敗局。微信、支付寶以高達3100億元備付金規模占領境內移動支付市場前十名的90%份額。而剩下10%的市場中,如果將銀聯體系計算在內,ApplePay、SamsungPay、小米Pay、華為Pay,以及銀聯云閃付等“非接觸式支付家族”依然處在長尾部分。

            “產品本身的體驗是ApplePay失利的原因,”上述銀行高管總結道,“首先是二維碼支付的體驗優勢很強,ApplePay整體的便捷性和操作的簡易性比不上微信、支付寶,消費者的感受一定是微信、支付寶更簡單,相比而言,由于牽涉多方并且技術復雜,因此整個過程更繁瑣;其次是推廣投入和營銷活動做得不夠充分,沒有像微信、支付寶那樣建立更多的使用場景,在更廣泛的支付環境為用戶提供大量優惠補貼,因而沒能夠占得先機,培養起用戶習慣。”

            補貼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培養用戶習慣的方法。在推廣階段,微信、支付寶通過大量補貼在全國主要城市的幾乎所有關鍵區域部署二維碼的使用,并且通過各種線上線下優惠促銷手段補貼用戶。“它們給用戶提供大量優惠補貼,很多線上App通過微信、支付寶支付都可以打折。”一位正在使用支付寶付款的用戶對記者表示。

            而ApplePay除了與銀聯和銀行合作,初始的推廣,無論線上線下都沒有在人力、物力上砸下血本。線上推廣中,ApplePay除了沒有像微信、支付寶的“紅包優勢”,也沒有為用戶提供大幅度優惠補貼;而在線下,ApplePay也忽略了毛細血管般的長尾支付場景,例如只專注于星巴克、7-11、KFC等消費場景,而忽略“雜糧煎餅”等小商小販。

            即使是ApplePay的忠實擁護者,到現在也不得不承認它的問題,“我自己其實還是愿意使用ApplePay的,因為它對于我們這種風險意識較強的客戶還是有很強吸引力的,但ApplePay確實在使用的時候體驗還不夠好,即使到現在,我去便利店買東西還是會發現,第一,收銀員不了解并且不能熟練使用ApplePay收款,其次刷卡機不夠靈敏,很難找到POS機上的對應位置快速刷出,并不像推廣時說的一刷即可。在使用過程中,環境和體驗都有問題。”有用戶如此反映。

            同時,相較于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無門檻的使用體驗,非接觸式支付的門檻要高出許多。首先,從設備上來說,拿ApplePay舉例,只支持iPhone6及iPhone6S以上的蘋果手機,并且系統需要升級至iOS9.2及以上。其次,綁卡過程中諸多驗證的繁瑣,以及實操過程中POS機的各種不配合,很容易就降低了ApplePay在用戶心中的好感度,更談不上養成使用習慣。

            再者,從商家的角度來看,首先,一臺帶有非接觸式掃碼功能的POS機安裝需要上千元的成本,而二維碼支付只需要打印一張二維碼,安置掃碼器就可以了。其次,學習如何使用ApplePay收款的一整套流程顯然也要比掃二維碼來得復雜。僅憑這兩點,商家的偏向性就會非常明顯,而用戶也不再會計較多打開一個App頁面這個步驟。

            曾被寄予厚望的近場支付

            事實上,銀行和銀聯最初對以ApplePay為代表的非接觸式支付抱有很大的期望,一度認為這種新型的支付方式可以幫助銀行和銀聯對抗二維碼支付,至少能在移動支付市場上平分秋色。

            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去年的時候,銀行都認為,推出NFC非接觸式支付(近場支付)可以有效對抗二維碼支付,在移動支付市場上扳回一局。再加上SamsungPay、小米Pay一起推出NFC支付,或對現有支付格局形成一定沖擊。即使整體便捷性比不上微信、支付寶,但除去綁卡步驟較為繁瑣,使用過程中的一揮即付,不用打開App還是很方便的,其次安全性和額度大也是優勢所在。

            之所以銀行對這種非接觸式支付方式抱有如此大的信心,是因為從理論上來看,它的確有很多好處。BostonRetailPartners(波士頓零售合作商)今年初的數據顯示,在美國的移動支付領域,ApplePay目前獨占鰲頭擁有36%的市場份額。基于NFC近場支付和指紋作為簽名,非接觸式支付的安全性要比二維碼高出很多個量級,也能處理微信、支付寶所無法支持的大額支付。而向來謹慎的傳統金融機構,也是看中了安全性這一巨大優勢。

            “進入中國市場之初,銀行們都認為借助ApplePay和銀聯本身巨大的號召力和標桿作用,NFC支付前景可期,各家銀行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參與其中。”一位支付公司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2015年“雙12”當天,中國銀聯便聯手20余家商業銀行共同發布“云閃付”,首次在國內上線“一揮即付”的支付方式。銀聯方面人士當時的看法是,“云閃付實現了移動支付安全性與便利性的最佳結合,代表了未來移動支付主要的發展方向。”業內普遍觀點也認為,二維碼產業鏈由互聯網巨頭主導,占據先發優勢,而NFC則由傳統金融機構主導,并預判未來兩種技術路線并存。

            隨后,三大運營商也加大了NFC移動支付的推廣,同時,SamsungPay于2016年3月、小米Pay于2016年4月、華為Pay于2016年8月先后上線,聯手銀聯和商業銀行加入非接觸式支付家族,與二維碼支付正面競爭。

            銀行攻堅二維碼支付

            在過去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面對非接觸式支付節節敗退的境況,嗅覺一向敏銳的商業銀行早已有了新的打算。

            “其實,對于銀行來說,一方面是要看用戶使用何種支付方式,但最看重的是在支付方式背后,用戶選擇哪家銀行賬戶。”有銀行人士稱,一些銀行努力成為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身后首選的銀行賬戶,而不是取代它們。

            眾多國有大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已經推出掃碼付的服務,例如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等率先轉向二維碼支付市場,試圖用銀行體系的二維碼支付來占據市場。建設銀行近日正式宣布與阿里巴巴、螞蟻金服達成戰略合作,在業務、技術、信用、服務等方面相互合作。

            銀聯于2016年12月12日,即前一年上線“云閃付”的同一天,正式推出銀聯二維碼支付標準,用以支撐銀聯二維碼支付業務的有序發展。

            易觀發布的《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顯示,2016年第四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12.8萬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41.7%,同比增長達126%。

          編輯: 賈斯曼
          關鍵詞: 支付寶;二維碼;ApplePay;微信;銀行體系
          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v_午夜福利精品无码无删_91大神大战丝袜美女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国产视频大全
          <i id="tkqou"></i>
        1. <i id="tkqou"></i>
        2. <i id="tkqou"></i>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91 | 日韩精品自在线二区 | 亚洲欧洲视频一区直播在线 | 在线观看91免费精品国产拍在线 | 中文字幕1级精品视频在线 午夜性色福利网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a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