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4月5日消息(記者張強)4月5日,天津大學舉辦2025“天大·海棠季”校園開放日,恰逢建校130周年,雙校區繁花似錦、人潮涌動,吸引師生游客超10萬人次。這場以“一園新棠百卅春”為主題的春日盛會,以厚重的大學文化、前沿的科技魅力與蓬勃的青春活力,為天津城市貢獻了一張亮麗的“金牌名片”。
在天津大學北洋廣場、書田廣場,“百卅傳承 世紀榮光”圖片展將天津大學的崢嶸歲月化作“興學強國”的史詩:中國第一張大學畢業文憑“欽字第一號考憑”、張太雷烈士未取走的畢業證書、院士校友風采展板前,參觀者駐足凝望,有市民感嘆“這些展品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讓人感受到天大130年來‘實事求是’的精神傳承”;法學院院史館以復建10周年為契機,復刻北洋法科珍貴史料,市民游客在講解員引領下,感受中國近代法科教育的篳路藍縷;藥學院沈家祥院士生平展再現“為國制藥”的初心,讓觀眾動容于“大愛祥萬家”的使命傳承;今年恰逢天津大學大學文化與校史研究所成立十周年,校史圖書發布會一舉推出《北洋大學及其章程考證研究》等四部力作,以優質學術成果獻禮百卅校慶。
師生游客在留言板前拍照打卡(央廣網發 天津大學供圖)
“打卡北洋 為百卅天大送祝福”活動成為師生校友情感共鳴的焦點。校友之家的白色廊柱下,留言板被密密麻麻的祝福填滿:89歲老校友寫下“愿母校躋身世界一流”;高三學子許愿“今秋成為天大人”;一家三代合影留念并留言“與天大共成長”……點點滴滴的祝福將師生游客的百卅情懷化作可觸可感的記憶。
在新工科項目式教學展演現場,智能網聯汽車無人駕駛試乘、機器人編隊協同表演、柔性電子皮膚健康監測演示等項目,讓市民游客驚嘆連連。“原來科技可以這樣貼近生活!”一名中學生興奮地說道。全國重點實驗室開放日更是掀起科普熱潮:“靈犀指”腦控機器人、光量子顯示平臺等高精尖成果,吸引科技愛好者反復追問細節;師生自主搭建的先進設備,讓參觀者直呼“沒看夠”。鄭東圖書館外側,“百卅天大·科享未來”新技術體驗區匯聚AI數字人互動、無人機足球競技、智能鋼琴演奏,科技與藝術的碰撞引發陣陣歡呼;醫學院“一站式健康嘉年華”現場,急救技能演示、結核病防治游戲、心理健康盲盒等攤位前排起長隊,市民游客在寓教于樂中掌握實用知識。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天津大學供圖)
記者在天大校園里看到,銘德道上,13米“百卅長卷”千人拼圖活動吸引師生游客共繪天大標志性建筑,每一片拼圖象征代代學子的奮斗足跡;太雷廣場前,廿四節令鼓社的鏗鏘鼓點、北洋詩詞社的飛花令擂臺、工筆重彩協會的丹青體驗,讓傳統文化煥發青春光彩。羽毛球世界冠軍公開課上,陳金與師生代表展開精彩對攻,手把手指導殺球技巧,將氣氛推向高潮。“與世界冠軍切磋,讓我深刻體會到拼搏精神的價值!”一名參與的學生難掩激動。春水圖書館前,“丹青與算法共舞”文化體驗活動化為一堂美育思政課,老師現場指導手繪水彩,羊毫毛筆與宣紙間流淌出海棠春色;女教授協會“詠絮書會·海棠季”活動詩意盎然,50余位師生校友以女性視角探討家國擔當,“柔肩擔重任”的精神力量沁人心脾;離退休老同志們化身“銀齡超模”,以歌舞、朗誦、民樂奏響情懷天大,展現“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動人風采。天津大學還舉辦了“百卅筑夢,海棠尋涯”職業生涯規劃嘉年華:AI面試模擬與智能簡歷診斷提升求職競爭力;校內外專家“一對一”輔導定制成長路徑;36家校友企業聯展展現行業風采……活動鼓勵師生在興趣測試中探索生涯方向,以科技與互動點燃職業理想。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天津大學供圖)
“海棠季是校園與城市的雙向奔赴,更是大學文化與時代創新的深度對話。”天津大學宣傳部副部長張昊表示,“今年是天津大學建校130周年,我們一共設計了4個板塊、86項活動,充分展現百卅學府的文化底蘊,希望為公眾呈現一道豐盛的文化盛宴,也為天津市打造一張響亮的文化名片!”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