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
2016-12-02 13:39:00 來源:農民日報
本報訊(記者蔣培玲)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一屆常會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岸墓潥狻毙纬捎谥袊S河流域,以觀察該區域的天象、氣溫、降水和物候的時序變化為基準,作為農耕社會的生產生活的時間指南逐步為全國各地所采用,并為多民族所共享。作為中國人特有的時間知識體系,該遺產項目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是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
出席本屆常會的中國政府代表團表示,此次“二十四節氣”成功入選代表作名錄,既體現出教科文組織對該遺產項目有助于在整體上提高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重要性認知的一致認可,也體現出國際社會對保護傳統知識與實踐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將文化融入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視。我們將以此為一個新的起點,根據業已制定的保護計劃,與相關社區、群體和個人一道積極實施系列保護措施,認真履行各項義務和責任,讓更多的國家、社區、群體和個人認識、了解“二十四節氣”這一知識體系及其實踐活動,并創造條件確保相關社區和群體在保護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傳承與保護的行列中來,激發其積極性和自覺性,使“二十四節氣”這一重要的文化遺產在當代社會文化生活中煥發出新的活力。
編輯:王肖軍
關鍵詞:二十四節氣;非遺;名錄;知識體系;非物質文化遺產
產權保護受關注 節氣申遺暖人心,“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截至11月30日晚23時,人民日報新浪微博的“二十四節氣入選非遺”一條留言已有800多條,客戶端留言有1200多條,點贊數超過3300,留言中處處透著自豪。
2016-12-02 11:12:00
"二十四節氣"列入非遺名錄 中國"第五大發明"申遺歷程,“2006年,由中國農業博物館申報的‘農歷二十四節氣’被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后來的申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15年3月,中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了申報材料,包括申報文本、社區知情同意書、清單節錄、照片和視頻等文件。
2016-12-02 08:50:00
近日,中國“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世界遺產再添“中國符號”。”王娟說,《淮南子》中就有了完整的24節氣記載,“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人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于歷法”。
2016-12-02 07:22: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