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tkqou"></i>
  • <i id="tkqou"></i>
  • <i id="tkqou"></i>

          央廣網(wǎng)

          新賓:明年全縣181個村都將實現(xiàn)垃圾分類及資源化利用

          2017-09-12 16:18:00來源:遼寧日報

          金崗村原來放置垃圾箱的位置種滿了花草,村路漂亮了

            提要

            垃圾分類,城里推廣都費勁,農(nóng)村能行嗎?

            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給了我們一個肯定的答復:行!

            一年前,很多村子都不同程度地遭遇“垃圾圍村”。

            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104個村不設垃圾箱了,明年全縣181個村都將實現(xiàn)垃圾分類及資源化利用。

            一年前,不要的東西直接扔到河套里或者堆在墻根。

            現(xiàn)在,“戶分類、戶處理、不出院、零填埋”的處理體系,已經(jīng)成為村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垃圾化整為零了。

            那么“新賓做法”的標準是如何制定的?

            分類方法如何把關?

            村民如何執(zhí)行的?

            怎樣保證分類的效果?

            如何讓垃圾分類成為村民的自覺?

            今天,讓我們跟隨記者到幾個村去看看——

            引子

            村落整潔干凈,路上看不到一絲雜物,整村沒有垃圾箱,家家戶戶院墻外種滿各色花草,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泥土氣息……這是新賓縣永陵鎮(zhèn)金崗村。

            8月28日,記者來到金崗村。“垃圾不分類,等于在浪費”“垃圾分類我先行”,村里的主路上,隔不遠就能看到一條垃圾分類的宣傳語。

            金崗村村委會主任蔣忠良告訴記者,村里從今年春天啟動了垃圾分類工作,工作推進速度快,成效好。家家戶戶都已經(jīng)掌握了垃圾分類處理的方法,讓垃圾“足不出戶”,就地消化。以前每周得拉走10車垃圾,現(xiàn)在一周收一次垃圾,半車都沒有。村里的55個垃圾箱都已撤掉了,種上了各色花草,環(huán)境更好了,村民心里也舒坦,主動保護環(huán)境、實施垃圾分類減量的勁頭更足了。

            在新賓縣平頂山鎮(zhèn)下青村,村民楊瑩掰著手指頭給記者介紹垃圾處理的方式。“剩菜、剩飯等可腐爛的垃圾堆肥漚糞;碎草、秸稈等可燃垃圾分解燃燒;飲料瓶、廢書雜志等留著賣錢;建筑垃圾用于村里填坑墊道; 廢舊電池等自己不能處理的暫存,村里統(tǒng)一處理。”

            村里定期宣傳垃圾分類的好處,村干部入戶走訪手把手教村民分類方法,常態(tài)化的垃圾分類評比工作,讓村民們建立起垃圾分類意識,將方法爛熟于心。

            下青村村委會主任李海表示,黨員包戶做示范、制作垃圾分類明白卡、常態(tài)化的垃圾分類宣傳,讓垃圾分類深入人心。

            記者了解到,2016年2月,新賓縣啟動了農(nóng)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工作。全縣181個村中,目前參與垃圾分類試點的有104個村,35144戶、123269人。

            新賓縣的垃圾分類及資源化利用模式,成本低、易維護、可復制、能推廣,具有廣泛的借鑒意義。2017年6月,新賓縣成為國家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確定的全國第一批農(nóng)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試點縣。

            先制定標準,再分類減量

            “五指分類法”消化掉95%的生活垃圾

            “我們村里老人、小孩都知道垃圾分類,也都會做。”采訪中,金崗村84歲的村民蘇虹珍告訴記者,家家戶戶都有小糞堆,將廚余垃圾漚肥。小孩子到外面玩,吃剩的果皮都會帶回家,放到肥堆里。

            晚上,村民們到廣場跳舞,都會自帶小垃圾筒,將煙頭、果皮等雜物帶回家,村民自覺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越來越濃。

            垃圾分類工作如此深入人心,新賓縣下了一番真功夫,進行了調(diào)研,并結合實際制定了相應規(guī)范。

            過去,新賓縣同絕大多數(shù)農(nóng)村地區(qū)一樣,對農(nóng)村生活垃圾治理主要以“突擊式”“運動式”的集中治理為主,收集轉運后的垃圾或簡單填埋,或傾倒于隱蔽地點,村容村貌看似整潔,但垃圾卻由分散污染變成集中污染,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危害反而加重了。每年縣、鄉(xiāng)、村三級都要投入上千萬元,用于增加垃圾車、建填埋場等。但這無法減少垃圾產(chǎn)出量,往往陷入垃圾越治越多,末端處理設施永遠不足的怪圈。另外,群眾參與意識不強,對環(huán)境治理并不買賬,認為是干部們的事兒,與自己無關。

            如何從根本上破解農(nóng)村“垃圾圍村”的尷尬,新賓縣提出了“農(nóng)村垃圾治理關鍵要培養(yǎng)群眾的環(huán)保文明意識,實現(xiàn)垃圾分類并資源化利用,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實現(xiàn)治本”的目標。

            2016年2月,新賓縣農(nóng)村生活垃圾分類及資源化利用工作啟動,成立了縣農(nóng)村生活垃圾分類及資源化利用領導小組,由縣環(huán)保局牽頭實施垃圾分類減量工作。

            按照領導小組制定的垃圾分類標準,垃圾先被分為可腐爛垃圾和不可腐爛垃圾,不可腐爛的垃圾再細分為4種,推廣了生活垃圾分類利用“五指法”,形象地將垃圾分類標準集合到手上。

            根據(jù)測算,新賓縣農(nóng)村每人每天能產(chǎn)生垃圾0.8公斤,這些垃圾中,前三類所占比重達95%,且都可實現(xiàn)家庭消化。可腐爛堆肥的剩飯剩菜等占總量的55%,可燃燒的干秸稈、干果皮等占總量的35%,可賣錢的廢紙、塑料瓶等占總量的5%。另外建筑垃圾占總量的3%,其他需要村里集中收集的廢料占總量的2%。

            這樣算來,前三類占總量95%的農(nóng)村生活垃圾可以在家庭內(nèi)消化,且可以變廢為寶實現(xiàn)資源化利用,產(chǎn)生了附加值。

            建立包保體系,入戶指導分類方法

            考慮村民生活習慣,不搞“村村一面”

            “這垃圾分類真是給子孫后代造福的工程。”金崗村村民白春紅一邊將家里剩菜倒入小糞堆一邊對記者說。以前村民不懂垃圾分類,不要的東西直接扔到河套或河溝里,垃圾從分散污染變成集中污染,直接危害生態(tài)環(huán)境。現(xiàn)在人人談垃圾分類,人人做垃圾分類,將垃圾變成資源,整個村乃至全縣的環(huán)境都在變好。

            記者了解到,為扎實有序推進農(nóng)村生活垃圾分類及資源化利用工作,新賓縣形成了縣、鄉(xiāng)、村三級一把手聯(lián)動機制,定期組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推進工作,建立了縣領導包鄉(xiāng)鎮(zhèn)、鄉(xiāng)領導包村、村干部包戶的“網(wǎng)格化”包保管理責任制。

            同時,垃圾分類減量不搞“村村一面”模式,而是采取循循善誘的方式,讓各村結合自身條件和經(jīng)濟基礎,就地減量、就近處理。各村充分考慮當?shù)剞r(nóng)民的生產(chǎn)生活習慣,凝聚群眾智慧,創(chuàng)造出各具特色的工作模式。

            金崗村村委會主任蔣忠良告訴記者,該村有122戶村民,其中絕大多數(shù)村民都非常配合垃圾分類減量工作。

            “工作剛啟動那會,我天天挨家挨戶去講解垃圾分類的方法,多數(shù)村民很快就接受也配合了。”蔣忠良說,當然,改變村民常年的習慣絕非一日之功,也有個別戶直接將不分類的垃圾傾倒到河套里,或堆放到?jīng)]人注意的地方。那個時候蔣忠良和村里的衛(wèi)生監(jiān)督員天天在村里轉悠,發(fā)現(xiàn)不分類的垃圾馬上去尋找“事主”,耐心地進行說服教育,并再次教授分類方法。

            與此同時,試點村不同特色的工作模式都在開展。上夾河鎮(zhèn)古樓村自制了垃圾分類減量村規(guī)民約,編制了膾炙人口的“垃圾分類減量歌”,形成了古樓特色。

            南雜木鎮(zhèn)轉灣子村針對農(nóng)戶庭院均栽植果樹的特點,在房前屋后堆漚肥,廚余垃圾、草木灰、禽畜糞便等可腐爛垃圾不出戶直接堆漚肥,成為全縣推廣和應用的主要參照模式。

            響水河子鄉(xiāng)下圍子村、平頂山鎮(zhèn)大琵琶村、紅廟子鄉(xiāng)西岔村等試點村,創(chuàng)造性開展“評先爭優(yōu),流動紅旗進家門”,發(fā)放垃圾分類“明白卡”等主題活動,逐步帶動全縣各試點村全面開展工作。

            教授方法與激勵機制并行

            讓垃圾分類成為像洗臉梳頭一樣的習慣

            垃圾分類的主體是農(nóng)民,調(diào)動農(nóng)民積極性,培養(yǎng)村民自覺分類的習慣非常重要。新賓縣在具體工作中充分調(diào)動和發(fā)揮黨員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堅持“抓牢支部、激勵黨員、依靠群眾”的有效模式,激發(fā)群眾的主人翁意識,讓村民充分認識到農(nóng)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必要性,建立起長效機制。

            采訪中,幾個村的村民都反映說,黨員干部經(jīng)常入戶宣傳垃圾分類的好處,面對面?zhèn)魇冢职咽种笇А:芏啻褰⑵鹆思顧C制,督促村民形成分類習慣。

            “我們每周宣傳,入戶指導,給村民講解如何分類處理垃圾。之后村民就結合自家實際,再將處理方式改進提升。”蔣忠良說,有的村民家養(yǎng)雞,吃剩的飯菜先喂雞,將雞糞再漚糞。有的家庭有小孩,用過的尿不濕以前直接扔,現(xiàn)在晾干了燒火,既減少污染也增加燃料。以前廢舊雜志、紙殼大家也不怎么賣,直接扔,現(xiàn)在都攢在一起賣。建筑垃圾較難處理,大家以前習慣將其扔到河套或堆到某個角落,制造垃圾山,現(xiàn)在,建筑垃圾成了村里填坑墊道的好材料。真是換個思路,結果大不一樣。

            “村里會給予建小糞堆的村民家庭獎勵。一般可以使用的小糞堆每年給予50元獎勵,建得特別好的小糞堆每年給予100元獎勵。”蔣忠良說,他會定期去驗收,如果村民糊弄,建的小糞堆不合格或是放置不用,則不給獎勵。如果第二年的小糞堆標準照比第一年“退步”,就不給獎勵。另外,在自家院墻外種花草的家庭,給予每延長米1.5元的獎勵,鼓勵大家美化環(huán)境。有了激勵機制,再加上日常不間斷的指導,村民們垃圾分類的意識越來越強,分類水平越來越高。

            工作逐步推進,試點村在經(jīng)過3個月左右的垃圾分類工作后,通常會大變樣。新賓縣環(huán)保局的相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縣委、縣政府制定了“一年試點啟動,兩年逐步推進,三年全面推開”的“三步走”計劃。在去年確定了第一批26個試點村,今年又啟動了78個試點村,明年覆蓋剩余的77個村。屆時,全縣181個村都將實現(xiàn)垃圾分類及資源化利用。

            垃圾分類的同時打造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各試點村在垃圾分類之初,對主要街路和巷道、村旁、路旁、河旁、宅旁及農(nóng)戶房前屋后進行一次徹底清理整頓,將原本堆放垃圾和雜物的地方清理出來,用來植樹栽花種草,打造鮮花盛開的“整、潔、美”村莊。

            金崗村村民林淑芬說,垃圾分類已經(jīng)成為村民每日像洗臉梳頭一樣的日常習慣,讓人人成為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參與者。

          編輯: 孔明
          關鍵詞: 垃圾分類;資源化利用;垃圾堆肥;新賓縣;南雜木鎮(zhèn)

          新賓:明年全縣181個村都將實現(xiàn)垃圾分類及資源化利用

          ”  村里定期宣傳垃圾分類的好處,村干部入戶走訪手把手教村民分類方法,常態(tài)化的垃圾分類評比工作,讓村民們建立起垃圾分類意識,將方法爛熟于心。金崗村村委會主任蔣忠良告訴記者,該村有122戶村民,其中絕大多數(shù)村民都非常配合垃圾分類減量工作。

          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v_午夜福利精品无码无删_91大神大战丝袜美女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国产视频大全
          <i id="tkqou"></i>
        1. <i id="tkqou"></i>
        2. <i id="tkqou"></i>

                亚洲国产精品中文字 | 日韩AV大片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第一情网站久久网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艾草 | 亚洲亚洲影院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