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辦理身份證業務將全面推行 去屬地化改革向前邁進
2015-11-23 15:57:00 來源:中國網
盤點:異地還能辦哪些業務?
其實,像異地辦身份證這樣去屬地化的改革舉措也不是第一次出臺了。中國網《深讀》記者梳理發現,從2013年起,公安部推出了43個城市可以異地辦理護照,31個城市可以異地辦理臺灣通行證及簽注申請。2015年2月,6個城市可以異地辦理港澳通行證。還有異地辦理交管業務,異地辦理車輛年審,異地就醫,公積金異地貸款等便民舉措大大方便了長期在外地工作生活的居民,讓民眾大為贊許。隨著各領域不斷深化改革,再有互聯網+的助推,相信將來這樣的善政只多不少,民眾生活會越來越便利。
43個城市可異地辦理護照
公安部決定自2013年7月1日起,北京、天津、石家莊、太原、呼和浩特、沈陽、大連、長春、哈爾濱、上海、南京、杭州、寧波、合肥、福州、廈門、南昌、濟南、青島、鄭州、武漢、長沙、廣州、深圳、南寧、海口、重慶、成都、貴陽、昆明、西安、無錫、常州、蘇州、溫州、嘉興、舟山、泉州、株洲、湘潭、珠海、東莞、佛山等43個城市的本市戶籍居民的外地戶籍配偶、未滿16周歲子女,以及在本市暫(居)住的外地戶籍的就業、就學人員及其配偶、未滿16周歲的子女可以就近提交普通護照申請。但此次暫不含港澳通行證。
31個城市可異地辦理臺灣通行證
北京、天津、石家莊、太原、呼和浩特、沈陽、大連、長春、哈爾濱、上海、南京、杭州、寧波、合肥、福州、廈門、南昌、濟南、青島、鄭州、武漢、長沙、廣州、深圳、南寧、海口、重慶、成都、貴陽、昆明、西安等31個城市的本市戶籍居民的外地戶籍配偶、未滿16周歲子女,以及在本市暫(居)住的外地戶籍的就業、就學人員及其配偶、未滿16周歲的子女可以就近提交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及簽注申請。
6城市可異地辦理港澳通行證
2015年2月,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州、深圳6個城市的就業者和非本地戶籍的在校大學生可以在異地辦理港澳通行證及簽注申請。
全國范圍可異地辦理交管業務
2015年7月,公安部稱正積極構建面向公眾的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通過網頁、手機APP、短信、語音電話等多種方式提供10大類130余項在線服務。該平臺已在陜西、福建、廣東等3省部分地市試點,將于2016年底完成全國推廣應用。
該平臺可以進行駕考預約、辦牌辦證,機動車年檢、駕駛證審驗、交通違法記分等業務,還可進行牌證網上申領、郵政寄遞上門等業務。同時取消補換領牌證時審核居住、暫住證的要求,并破除地域限制,實現全國范圍內異地辦理交管業務。
60%以上異地就醫問題已解決
2015年10月27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李忠表示,在醫療保險方面,目前全國職工醫療保險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已有90%的地市實現市級統籌,解決了60%以上異地就醫問題。現在還有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海南、西藏等省市實現了省級統籌。
公積金“異地貸”讓異地購房有新選擇
2014年10月,住建部等三部委出臺政策,要求公積金繳存異地互認,并推進異地貸款業務。到2015年9月15日,具體操作細則終于面世。
細則指出,繳存城市公積金中心負責審核職工繳存和已貸款情況,向貸款城市公積金中心出具書面證明,并配合貸款城市公積金中心核實相關信息。貸款城市公積金中心及受委托銀行負責異地貸款的業務咨詢、受理、審核、發放、回收、變更及貸后管理工作,并承擔貸款風險。
[1][2]
編輯:李澎
關鍵詞:身份證;異地辦理;去屬地化;公安部
為了方便長期離開常住戶口所在地的群眾就近辦理居民身份證,同時創造更加安全的居民身份證社會應用環境,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日前,公安部印發《關于建立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制度的意見》。
2015-11-13 09:45:00
日本將從2016年1月開始正式實施個人編號卡制度,所有日本國民和在日本長期居住的外國人從今年10月份開始將會陸續收到日本政府分配的個人編號。由此看來,日本即將實施的個人編號卡制度要想獲得民眾理解,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2015-11-11 15:58:00
估計最近會陸續迎來換證高峰。
2015-11-02 16:54: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